王逨墓志
《王逨墓志》记载:王逨先世为河北大名府人,高祖王轸,迁居河南宛丘。王逨父王俣,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南渡后负责抗金的后勤工作,是一位中兴名臣。秦桧专权后,被罢官十八年。后起知明州,官至工部尚书。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攻陷陈州,王俣携全家南渡迁居绍兴府余姚县,但王逨不幸被金兵俘虏,这年他才11岁。王逨在被掳的十一年间,发奋自学,在金人统治下以教书为生。直到绍兴八年(1138年)他21岁时,才历尽艰辛,南逃至余姚与家人团聚。而并非《余姚县志•王逨传》中所记载的:建炎之变中,幼年的王逨随父迁居余姚。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王逨获吏部铨试第一,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任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温州知府、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吏部员外郎、军器监、国子司业等职。王逨为人正直、忠于职守,思路敏捷,又敢于直谏。淳熙五年(1178年),王逨在临安府官舍去世,享年61岁。
1974年,在余姚丈亭镇梅溪村南岙出土了王逨墓志二方,其中一方为王逨的侄子王中立书写并篆盖,志文3760字;另一方为王逨的儿子王中行书写,志文446字(详见叶树望先生编著《姚江碑碣》,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墓志的记载与《余姚县志•王逨传》略有出入,应以墓志为准。
据童兆良先生《检点上林文明》记载,王宰墓位于原彭桥乡藤岙沙子岭。1962年此墓被拆,墓志铭出土后由彭桥乡东头村山林队获之当洗衣板,1982年12月24日文物普查时发现,而后由童兆良先生征集,今藏慈溪博物馆。
墓主王宰《余姚六仓志·列传》高岵传注中有载: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上林乡经常遭受旱灾,为了解决蓄水灌溉问题,王宰、高岵等人舍田筑堤,形成了上林湖。当时的上林湖面积58顷,其中王宰捐田630亩,杨姓捐田3亩,其余为高峋、高岵兄弟所捐,同时“因堤为闸,以时启闭,至今赖之。”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