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烈士墓志铭碑刻现身农家院

通讯员 赵志勇 赵振和本报记者 李保健 文/图
11月6日,记者在赵县王家郭村看到,《烈士王虎臣先生墓志铭》碑刻为大青石制作,分志盖和志底上下两块,纵67厘米、横66厘米,厚19.5厘米,墓志铭共1350字。“今之茫茫神州,经诸烈士喋血缔造,思扬国徽于大地者,忧羌无朕兆,是君名不朽,而君志固未酬焉。哀哉!”石碑刻于1919年10月,铭文字迹清晰。
王育茂今年6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刚刚挖出的墓志铭碑刻前,王育茂手里捧着几册嘉庆庚申年间的王氏家谱,讲起了王虎臣的故事。“辛亥革命先驱王虎臣弟兄四个,他排行三,是我三爷爷,三爷爷的故事和传说在我们这一带流传很广,《赵县志》上就有关于他的记载。”
王虎臣(1881—1911),字元震,是河北省赵县王家郭村人。家庭贫寒,但自幼聪明好学。7岁读四书,11岁毕五经;12岁应本郡童子试,名列前茅;15岁从师习武,“学拳术,刀剑创伤头颅,技亦愈进”;17岁入郡庠;22岁赴京都入东文学社。1911年武昌起义后,王虎臣策反清军、领导革命军收丰镇、攻大同,在得胜口遭遇清军,因寡不敌众,被俘后被杀,时年31岁。
1911年,北平《国风日报》以《天下英雄惟使君》为题对王虎臣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王虎臣被害后,天降大雪,遗体被大雪覆盖。半月后民国成立,尸骸才由其友人李官亭等送往太原,备棺收敛,后由阎锡山派人护送灵柩至其家乡赵县王家郭村。
王虎臣生前对战国名将廉颇十分崇拜,曾写道:“虎赵人也,世居廉将军之墓旁。行年三十有一,奔走燕郊,作口舌生涯,无一技之长可自豪者。待到正丘首,实羞廉君墓。”据此,1919年10月,王虎臣归葬于廉颇将军墓之西、赵县王家郭村南祖茔。
民国6年(1917年),阎锡山为王虎臣申请,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执政段祺瑞签署命令,陆军总部追认王虎臣为烈士,并追赠王虎臣为陆军少将。
(原标题:赵县农家院发现辛亥烈士墓志铭碑刻)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