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王皞南之死
王皞南(1891~1938),黄岩县西乡楼岙村人。父亲王宪洪,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靠天吃饭,仅能维持温饱,无力供其读书。因年少聪慧,受堂伯父赞赏并由其资助才得以进乌岩贞成书院读书,后升入县城清献中学堂继续学业。受当时“从军”风气的影响,中学堂未毕业即于1906年投考杭州陆军小学。
说起抗日将领王皞南之死,人们无不为之感到惋惜。作为曾深受蒋介石赏识,被赞誉为“年轻军人的楷模”的爱将,何以又由蒋亲自下令处死?此中原由,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为此仔细翻阅了有关史料,关于他的死因主要有三种说法:①“专轮迎妇”招致死罪;②对长沙“焦土政策”牢骚太盛导致杀身;③遭虞洽卿告发致死。上述说法,是耶非耶?且由我们细细道来。
王皞南其人
王皞南(1891~1938),黄岩县西乡楼岙村人。父亲王宪洪,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靠天吃饭,仅能维持温饱,无力供其读书。因年少聪慧,受堂伯父赞赏并由其资助才得以进乌岩贞成书院读书,后升入县城清献中学堂继续学业。受当时“从军”风气的影响,中学堂未毕业即于1906年投考杭州陆军小学。陆军小学按当时的规定每省创办1所,校址设在各省省会。1905年开始每年举办1期,每期招收新生(小学程度,年龄16至17岁)100余人,学制3年,特点是组织军事化、生活纪律化。平时除进行军事训练之外,主要学习一些浅显的军事常识和普通课程,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浅近的物理、化学)、外文和图画等科,相当于后来的初中程度。王皞南自陆军小学堂毕业后,即进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当时全国陆军中学只有4所,位于南京的陆军第四中学专门招收东南沿海各省陆小毕业生,学制2年。平时除学习军事组织、军事生活、军事操练和一些浅近的军事科目之外,主要学习普通课程,有国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代数、几何、三角、辩学(内容类似辩证法)、图画、卫生和外文等,相当于后来的高中程度。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王皞南和部分同学意气风发,积极参加革命敢死队。民国成立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2期步兵科学习。保定军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与他同学的第2期产生了许多著名将领,如刘峙、刘文辉、陈铭枢、陶峙岳和熊式辉等。
1914年毕业后,王皞南任浙江暂编第一师排长,1918年升任第一团第七连上尉连长。1924年到陆军大学第7期学习。陆军大学是1906年以前清政府创办文武两大学堂之一,入校非常困难,称为“铁门槛”。考上陆大,也就等于有了个“铁饭碗”。因之,旧军官角逐于陆大考场者,可以说是“前赴后继”,但绝大多数还是为了地位、事业。一旦考上,就象“天之骄子”,在陆大流行谚语中,有“金学员、银教官、破破烂烂是职员”之说。陆大毕业后,他至二十六军军部任中校参谋。此后不久即升任二十六军军官团上校训育主任。北伐战争期间,他任第二十二师第三团团长,立过许多战功。1930年以后,任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二旅旅长、军事委员会第二处少将处员。1932年,任宁波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管辖浙东沿海防务。
王皞南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32年,出资架设家乡楼岙前门溪16洞木桥;1934年,出资7000多元,兴建校舍11间,创办“南兰学校”(以王皞南、鲍兰英夫妻命名)。1935年至1937年,每年救济贫民30余户,每户2至4元。特别是1937年,因老百姓背井离乡“逃壮丁”, 贫民家庭困顿,当年发放救济款超过200元。
王皞南出身山乡,有一股“山头人的硬气”。他个性豪爽,为人正直,不贪赃枉法,不玩女人,以先贤戚继光为榜样,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蒋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多次表扬他廉洁奉公,称他为“年轻军人的楷模”,因而委以东南海防的重任。
死于“专轮迎妇”?
王皞南“专轮迎妇”而遭杀身之祸,这是流传已久且几乎是公认的说法。要了解此说,还得从他的第二次婚姻说起。王皞南的第一次婚姻是由父母之命促成的。妻子鲍兰英虽目不识丁,但温良恭俭,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因此夫妻感情一直很好。1938年1月23日,鲍氏突然病故,王皞南痛不欲生。当时许多人都劝他续弦,他认为妻子尸骨未寒,就婉言拒绝。直到视察宁波海防的上级长官好言相劝之后,他才考虑续弦。经同乡张子泰撮合,续娶国民党中央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金伯顺的侄女金耐仙为继室。金客居上海,等候迎娶。当时平安轮公司经理李耀庭为了讨好王皞南,愿将该公司的“棠赛轮”供他结婚时专用。王皞南就用该轮驶沪,迎娶新娘,并装妆奁。据传嫁妆十分丰厚,估值有数十万。一批亦官亦商之人,乘机装进了大量的私货。
王皞南的婚礼在宁波总商会举行,由保定军校的宁波同学王文翰任证婚人,代理河南省主席的同乡方策为介绍人。国民党驻宁波部队194师师长陈德法做男傧相。当时婚礼场面的热闹非凡。不但当地的政府及军警首脑绅商闻人都参加,就是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也送了喜幛,挂在中堂。那天情况很特殊,先后有30多架日本飞机越过宁波上空。当下午婚礼进行时,全礼堂辉煌的电灯忽然熄灭,在场的人都认为那是不祥之兆,因为王皞南再婚直接违反了非常时期“凡属军人不得结婚”的中央通令。果然,他新婚只3天,就接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电报,要他立即到金华参加紧急会议。他接电后,即乘汽车专程前往,在金华岭下朱被扣,由军法执行总监第三战区主任倪弼审问后判处死刑枪决。故有“将军不知亡国恨,敌机声中进洞房”而遭杀身之祸之说。时家乡黄岩有人根据传说作诗曰:“烽火漫天逼海滨,迎亲要塞派专轮。将军毕竟多情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直到现在仍有人作文持此说,并添油加醋说王皞南因娶窃取东南沿海抗日情报的日本女特务而遭处决之类,纯系子虚乌有。
死于“牢骚太盛”?
王皞南被突然处决,情况蹊跷,立即引发敌伪军政内部的关注,日本中央情报机构等即派出大量的特工人员收集资料清查死因。经过大量的情报分析,断定处决王皞南与其战时“专轮迎妇”续弦无关。因为作为中将司令亡妻续娶并动用一艘客轮实属小事,蒋介石也决不会为此等小事下令杀掉他的亲信。究其原因乃与长沙抗战实施“焦土政策”,王皞南牢骚太盛有直接关联。因蒋介石下令处决王皞南之日,正值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蒋下令其嫡系部队长沙守军实行“焦土抗战”,焚毁市内房屋五万多间,死伤达二万余人,引起了全国抗日人士的震怒。王皞南对此举也大为不满,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指责长沙的“焦土政策”。他的激烈言论被特工人员获悉并向上汇报。蒋闻讯后必然要向王开刀,杀鸡儆猴,以杜绝军人再次议论长沙事件。故传有“长沙一把火,小王牢骚多,老蒋堵众口,引来杀身祸”之说。事实上国民党军统局在戴笠的授意下确曾派人调查此事,调查人是王皞南的同乡远亲王乐坡。王皞南对长沙事件确实牢骚满腹,甚至在王乐坡多次警告后还坚持自己的观点。但王乐坡看在亲戚的份上,避重就轻向上级编造一套谎言,还说他工作踏实,任劳任怨,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故对王皞南因长沙“焦土抗战”牢骚太盛致死罪说也很难成立。
死于虞洽卿告发?
王皞南就任宁波防守司令不久,恰逢虞洽卿母亲去世,全国不少政客、名流和巨商来虞的家乡三北龙山吊丧。连蒋介石也派顾祝同为代表前去吊唁。本不愿意巴结虞洽卿的王皞南,在保定同学王文翰、好友宁波药行业巨商翁仰青的一再劝说下勉强到龙山去凭吊。他到虞家后,虞洽卿没有亲自出迎。而中国佛教协会主席、国际佛教协会理事寂幻法师的到来却受到虞洽卿特别尊重,守灵的虞洽卿破例为寂幻搬椅献茶。身为宁波防守司令的王皞南站立灵堂竟无人问津,这使他感到受到从未有过的冷落,加上对虞洽卿早已心存芥蒂,盛怒之下竟拂袖而去。
因王皞南对虞洽卿有矛盾,加上虞洽卿又终日奔波于外,很难和王皞南有接触机会,即使王文翰和翁仰青力促两人和好,但总是事与愿违。当年虞洽卿的三北轮船公司和奉化竺梅先的宁绍轮船公司,在宁波各设办事处,竺与王相交甚密,故在许多事情上王皞南总有意无意偏袒宁绍轮船公司,虞洽卿对此也只能忍气吞声。特别是在日军逼攻上海之际,宁波形势危急,虞洽卿特地求见王皞南,希望将宁波所属七县划为“难民区”以维持地方治安,遭到王的一口拒绝。谈判最终不欢而散,虞狼狈而回。
一天,虞洽卿突然收到一份加急电报,原来是王皞南要他到宁波参加军事紧急会议。名曰“军事会议”,参加的大多是工商界巨头。王皞南讲述了为抗日巩固工事、充实军需而决定向工商界募捐的开场白后,即拿出纸、笔要与会者慷慨解囊认捐。正当众绅士感到举棋不定境况尴尬的时候,虞洽卿带头认捐大洋五万(有的说是四万)。虞大笔一落,其他人感到难以推却,你五千他一万,顿时凑成十多万元。据说,当时王皞南对虞洽卿很是感激,因为虞洽卿不仅出了巨资,更重要的是带头打开局面,满足了防卫所需的资金。王皞南为此曾离席向虞洽卿作揖,表扬他的爱国热情,在两人热烈的握手中此前隔阂似乎消解了。然而事情并未如此简单,此次认捐都要当场开付支票,虞洽卿推说行程匆忙忘带,讲定七日为限,派专人送到宁波。岂料半月以后,虞洽卿的五万捐款杳无音讯。王皞南派专人到上海虞洽卿处催讨,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那人回宁波后如实地禀报王皞南,心有未甘的他又通过上海城防司令部去催讨,拿来的却是一张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两手空空的王皞南感到两次被虞洽卿愚弄,旧恨加新仇,于是发誓要对虞洽卿进行报复。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皞南以宁波防守司令的名义,强征全国各地轮船公司的货轮、趸船沉塞在港口航道,又以打梅花桩缠铁链的方法执行封江,并颁布封江令,规定除经特许的轮船可以在堵口空隙处通行外,其它来往船只一律不能进入宁波,以防日军进攻。王皞南把虞洽卿属下的三北公司运送上海难民归乡特加的宁兴轮也扣在镇海口外,而对竺梅先所主持的宁绍公司的船只则偷偷开绿灯放行,可直接进入甬江。虞洽卿履行公务,向蒋介石控告王皞南阻挡难民船入甬,公开抗拒“拯救难民,疏散上海人口”的紧急指令。蒋介石一时难以置信一贯以抗日救国为最高使命的王皞南竟会干出如此蠢事。他身边的军令部次长兼侍从室主任林蔚和周至柔(临海人,后任空军司令)等人则认为事出有因,决非虞洽卿所指控的那样简单。为此,蒋介石一面特派林蔚作调查,一面又致电已经赴甬的蒋经国过问此事。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了调查详情。当蒋经国讲到几千难民被扣在镇海口外,日见饿殍,夜闻哀号,而宁绍轮船公司船只可以直达甬江的种种事实时,蒋介石在盛怒之下,立刻致电顾祝同处死王皞南。得知这一消息,王的好友、总司令刘建绪电告顾祝同,请求暂缓执行,以便再向蒋求情。但军法执行总监第三战区主任倪弼要立即执行。王皞南毙命的一刻,侍从室主任林蔚的调查报告已送达蒋介石手中。报告称王皞南为了修筑抗日工事,连结婚也不休息,到处筹措资金,亲临工地。因虞洽卿捐款迟迟不能到位,迫使已上马的工程被迫停止。心急如焚的王皞南想暂扣三北公司的轮船作为虞洽卿兑现捐款的砝码。而虞洽卿却无动于衷,不顾难民安危。蒋即电问虞洽卿,虞也承认确有其事。于是蒋电令顾祝同收回成命,而此时王皞南已命丧黄泉。为此蒋介石悔之晚矣,但由于是自己偏听偏信所致,也只得隐忍不发,迟迟不愿公开王的罪状。所以王皞南之死一直以来成了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
笔者认为,王皞南之死是由于其与虞洽卿关系不洽遭告发,蒋介石在未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制造的冤案。由于当时没有公开王的罪状,人们往往凭点滴线索臆断,以至于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现在应该是到了为其洗冤的时候了。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