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长春故居昨日开放

这个很有感觉 我来看看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发表日期:2012-09-11 01:51
核心提示:10日上午,位于长春市工农广场附近的王大珩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王大珩先生的遗孀顾又芬女士及其子女出席了故居开放揭牌仪式。
10日上午,位于长春市工农广场附近的王大珩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王大珩先生的遗孀顾又芬女士及其子女出席了故居开放揭牌仪式。
王大珩先生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中国“863”高技术计划主要倡导者,于2011年7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先生在长春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是长春光机所的第一任所长。上世纪50年代,在王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八种代表性的精密仪器及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俗称“八大件、一个汤”,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60年代以后,王大珩先生领导长春光机所成功研制出多项“全国第一”,填补了我国多项光学空白。
长春市光机所为了纪念王大珩先生,将他住了8年,位于长春市工农广场附近的二层小楼故居进行了修缮,并于昨日正式对外开放。据悉,小楼的一层是客厅、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二楼是两间卧室。一楼客厅的一部分被规划为展厅,里面悬挂着王大珩先生的生平事迹图片。另外,这栋故居将被命名为“王大珩楼”,并作为历史文物长久保存。(刘力源)
链接:光学泰斗王大珩故居10日在长春正式开放
大学生参观王大珩故居 记者 张英男 摄
新文化报 发表日期:2012-09-11 04:16 资讯标签: 长春理工大学 光学泰斗王大珩 王大珩故居
一棵参天大树之下,是一个小小的花园,阳光穿过树影,映照着一座绿瓦黄墙的小楼。这里是已故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在长春的故居。经过精心修葺,昨天,这里正式对外开放。揭牌仪式过后,来自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光机所的100名师生,带着对王大珩的缅怀与憧憬,参观了故居。
王大珩先生的长春故居是一座二层小楼,一楼是书房、客厅和餐厅,二楼是两间卧室。每个房间里,都悬挂着王大珩先生生前的照片,以及他的功勋、事迹介绍。
王大珩先生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一手创建了长春光机所,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他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
推开新粉刷的绿色房门,踏着红色的地板,走进王大珩先生昔日的书房,书架上的书还在,一张写字台坐落在明亮的窗边,它的边缘已经残旧,那是经常伏在上面所留下的印记。王大珩先生的女儿王森说,父亲带着他们全家人,在这所房子里生活了8年,从1964年首次搬进,“文化大革命”期间搬出,粉碎“四人帮”后搬回,直到1985年他调任北京,历时21年。“这所小楼是所里分配给他的住所,小楼很大,但并没有都为家人生活所用,客厅和书房几乎完全是为他用于工作的。”看着昔日生活过的地方,王森感慨万千,“他每日忙于工作,甚至很少和我们有时间交流,除了吃饭和休息的时候,他永远是坐在那个大写字台旁,这是在这所房子里,他留给我的最深的记忆。”(记者 赵实)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