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你知道多少?
记载一个家族世系及有关事迹的书籍。家谱的起始与氏族门阀制度有重要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宦都以此互为夸耀。郑樵《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据统计,《三国志》裴注中所引谱牒便有十余种。魏晋时贾弼曾广集群族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族谱,共七百一十二卷。但隋唐及其以前的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代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


家谱的名称很多,大唐以前多称家谱、家传,也有叫家牒、世传和谱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谐、世牒、家谱、家乘、家记、家志、谱录、谱略、大亲谱、瓜瓞谱等。有的家谱按照纂修时序,更标明初谱、老谱、新谱、近谱、续谱。至于合同姓数族为一编的往往称通谱、统谱、全谱、会谱、大同宗谱。支谱、分谱、房谱或近谱,则限于ー房一派,范围要小得多。此外,还有像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氏的家谱,叫做《玉牒》和《星源集庆》。


明清以来的家谱,其格式均沿袭于宋代,以苏洵所创体例为本。每部家谱大体多由谱系、朝廷恩荣、祠宇、家墓、传志、艺文等几方面组成。谱系是家谱最主要部分,包括族姓源流、世系谱表、移住始末等。朝廷恩荣对凡科举中式、受命制诰,或“忠义”耆老以及节妇烈女等人物,加以载录。祠宇类记载祠堂及有关族规、家训、族产、义庄、义田等。家墓则指明该族祖先坟墓所在。传志和艺文收录族人行状、墓志铭、传赞及其有关诗文等著述。家谱中还往往配以图表,如世系图、世系表、祖先像家庙图、义庄图、坟墓图等等。

从明清两代情况看,不论著姓大族,或是支系旁派,几乎每地每一姓氏都要修造家谱,甚至连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以及满族显贵、蒙古名门等,也纷纷修谱。中国向有“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故家谱多规定三十年重修一次,也有超过三十年或不足三十年的。这些,均使家谱不仅有其地区广的特点,而且在时间上有它的延续性。

现存的家谱无确切数字可考。藏于国内外图书馆的估计约在万种以上,此外还有不少散于私家手中。在国外,收藏最丰的是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已有万余种(其中相当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在台湾搜集的家谱表)。上述家谱,从纂修时间考察,保存最多的是清代,约有数千种至万种;其次是民国,亦超过千种;明代以前则不满百种。从地区看,北方远不如南方。南方所存家谱数目尤以江苏、浙江最为突出,约占现存谱数的一半多,中国修谱的做法,也传到朝鲜、越南和当时的琉球,现在中外图书馆,往往藏有这些国家的家谱。

谱牒之学是历史学的边缘学科,现存的大量家谱为史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并对社会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和遗传学,有重要参考价值。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有孩子的家庭,记住“
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说:越晚感染症状可能越轻,最后越来越多会是无 [详细内容]
- · 有孩子的家庭,记住“三不要七做到”
- · 家族宗祠的起源与演变
- ·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意味深长,读懂受用
- · 家谱,你知道多少?
- · 什么是苏洵式家谱格式
- · 南宋时期,新昌建了个“兰亭”
- · 羲之55 | 贺琅琊王氏无锡支谱续修玉成
- · 商丘王亥文化研究会举办拜谒商祖王亥活动
- · 商丘市王亥文化研究会2023年工作会议成功召
- · 王东岭: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