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三百年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中)

历经沧桑三百年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之经典
文 | 城语²⁰¹⁶
中国人最讲究“宅”,宅里还要有院子。族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会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宅院,以示光宗耀祖、炫耀门庭之愿,更有不忘本源、叶落归根之意。“山西大院”是晋商宅邸,自然要气势宏伟、匠心独运。王家大院从院落的风水布局、四合院的精心建造、砖木石雕的精美装饰,都堪称经典之作,留下了珍贵的建筑艺术宝库。
—— 城语者
静升王氏始祖王实,救起一个风水先生之后,便得到了一方“九沟聚风水、凤凰音不绝”的风水宝地,开始了三百年的建宅大业。中国人造宅讲究风水,“看风水”就是堪舆地势,只不过有些人把它搞成迷信罢了。其实,老百姓只想图个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的好兆头。
王家大院的“五巷”“五堡”“五祠堂”,自有其精心布局;王家大院的一屋一院、一砖一瓦,自有其精湛建术;王家大院的石雕、砖雕、木雕,自有其精妙技艺。慢慢去观赏,细细去体会,才能感受到王家大院的晋商文化味道。

▲ 王家大院是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建造在“九沟聚风水、凤凰音不绝”的风水宝地上。 摄影:城语²⁰¹⁶
风水布局的五堡
从清雍正年间开始,王家先后建造了崇宁堡、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视履堡多个独立的城堡式建筑群,散布在静升镇中,俗称“五堡”。这是整个王家大院的建筑主体和精华。

▲ 站在红门堡的堡墙上眺望,远处就是崇宁堡。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最早建造的崇宁堡,由于年久失修、留存不多,修复难度大,后来建成了温泉度假酒店,不再细说。拱极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静升村南地势低处,又称“下南堡”。同期建造的还有和义堡,地处静升村东南,又称“东南堡”。因是王家和亲戚、异姓村民合力而建的,就取名“和义”。
三座堡,一个没有进入,另外两个不得而寻。只有恒贞堡、视履堡,正在向游人开放,正是当初耿彦波修复的王家大院精华部分。

▲ 站在恒贞城门上,看到的就是红门堡建筑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清乾隆年间是王家大院建造的高峰期,恒贞堡是这一时期的又一力作。大院位于静升镇北坡、崇宁堡的东侧,因堡门为红色,又被称为“红门堡”。
视履堡在红门堡的东侧,是清嘉庆年间开始建造的,历时十六年。它的建成,最终完成了王家大院“五堡”的整体布局。
“五堡”具有精心的风水布局,分别位居“龙凤虎麟龟”之位。北坡三座古堡依次排开,左青龙是恒贞堡,右白虎是崇宁堡,东边凤凰展翅是视履堡;南边下南堡为麟,东南堡为龟。整个王家大院有“龙飞凤舞、龟拉尧车、麟吐玉书、虎卧西阙”之势。

▲ 恒贞门正对的主路,被称为“龙鳞街”。 摄影:城语²⁰¹⁶
以红门堡和高家崖为例。红门堡南北长、东西短,有人说像“王”字,隐喻“占山为王”。其实,整个院落格局正是暗藏了一个“龍”字,层层叠叠的四合院,勾勒出了繁体的龙字。或从对着恒贞门的路看去,大大小小的石板酷似龙身,这就是“龙鳞街”;东西三条街道,正是伸出去的龙爪,这里也藏着一条龙。
再说说高家崖,地形像只展翅的凤凰,向着文峰塔飞去。两个堡合起来就龙凤呈祥了。
静升王氏家大业大,建造院落能如此精心布局,不仅展现出王家财力实力,也体现着基业巩固、代代相传的愿望。
等级森严的四合院
王家为官者众多,再有晋商文化的熏陶,使得大院的建造,处处都体现出严格的等级规制。不管是哪一个堡,都是由方方正正、层层院子的四合院组成,这正是遵循了儒家的“中正”思想。

▲ 王家大院里的四合院,多为两进院、三进院,后院住宅为窑洞式建筑。 摄影:城语²⁰¹⁶
四合院是北方常见的民居建筑。一层院子,叫“一进”。王家大院的四合院多是“两进”“三进”的,分着前院和后院。如果说一进院子像个“口”字,那么两进院就是“日”,三进院就是“目”了。
前院是管家佣人居住和会客用的,后院是主人的居所。上屋正房长辈居住,多为窑洞。年轻人居住在东西厢房,厢房多为两层,二层是小姐的绣楼。富家女子满十三岁,便被“困”上绣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直到出阁。可以数一数绣楼的台阶,正好十三级。
院子前后有三进,台阶左中右有三分,居者上中下有三等。四合院里,住着不同等级的人,走着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吃着不同的饭食,尽显男女、尊卑、长幼、内外之别。

▲ 高家崖的“敦厚宅”,门头高大,面阔一间。 摄影:城语²⁰¹⁶
在高家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的宅院更别有用心。老大的“敦厚宅”和老二的“凝瑞居”在建筑格局上大致相同,但在宅院大门上就显出等级端倪。老大官居五品,阔一间,门头高大。老二却是四品官,可门头又不能高过大哥,只能面阔三间,更显气派。
王家大院居住着主家和族亲,都是官宦和商人,等级规制自然就成了维系这个庞大家族的无形锁链。
内涵丰富的三雕
王家大院形制上中规中矩,材质上青砖灰瓦,色彩上蓝黛辉映。严谨的建筑群体不免会给人带来心情的压抑和生活的呆板。只有用上独具匠心、精妙技艺的石雕、砖雕、木雕装饰,才会给院子带来活泼和灵动。

▲ 在王家大院,就连垫基石都雕刻了精美的麒麟送子图案。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石雕,是基础之作。在王家大院,石材多用于牢固受力之处。房屋的柱基、过门石,院里的石桌凳、石盆,门前的台阶、石墩,门外的上马石、拴马石,都要使用耐磨抗压的石材。虽然坚硬笨重,但在工匠的手里,石材会出落得灵活生动。
敦厚宅中乐善堂的青石台阶,被工匠们做成三面都可上下,起名为“如意踏跺”。从中间上,叫“平步青云”;从两边上,叫“左右逢源”。冷硬的条石顿觉灵气,这分明是踩上了云端。院里墙上还镶着十块垫基石,都刻有典故图案。只看得懂几幅,如五子登科、麒麟送子、飞马报喜。

▲ “红日出海”石雕照壁,其实就是一幅清朝官服的山水江崖海云纹图。 摄影:城语²⁰¹⁶
高家崖和红门堡之间,有“云桥”相连。桥东头瞻月亭里的“红日出海”石雕照壁,其实就是一幅清朝官服的山水江崖海云纹图,正是本家官宦的写照。
亭栏十二根石柱扶手上,雕刻有十二属相,活灵活现。人群中导游是这么说的:鼠,肥得滚圆;牛,高昂着头;虎,呲牙下山;兔,抱萝吃叶;龙,翘首观天;蛇,绕石穿洞;马,跃身起跳;羊,攀崖望草;猴,稳坐吃桃;鸡,引颈长鸣;狗,腾跳玩球;猪,半卧抚崽。

▲ 这对石狮子,也不知守候了多少年?安然自得,慢慢地聊着王家大院。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石狮子随处可见,大门外、门墩上都会站着、蹲着或卧着一对。大的多是锈迹斑斑,小的却被摸得乌黑发亮。这些狮子形态各异,既有北狮的威武,又有南狮的灵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石狮子之门前狮吼 》《 中国石狮子之狮临天下 》(点开链接阅读)。
细细端详,这些狮子都是龇牙咧嘴,象征着官家威严;却又似乎略带微笑的样子。听路人笑着说,大院的狮子不会咬人,王家是要造福百姓的。

▲ 五只蝙蝠是“五福临门”,中间围上寿字就是“五福捧寿”。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砖雕,是建造之作。在王家大院,砖雕主要有影壁、神龛、脊雕、兽吻之类。跟石材一样,砖雕不怕风吹雨淋,重量则更为轻巧,因此总是挂在墙上、立在脊头,与青砖房屋融为一体。
在中国,蝙蝠受到了更高礼遇,成了祥瑞之物。在王家大院里,蝙蝠飞来飞去,福气满天。高家崖凝瑞居门前的照壁上,有幅砖雕是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这叫“五福捧寿”。红门堡的东门柱上,也飞着蝙蝠。

▲ 虽是一幅镂空砖雕,却藏着锦绣山河。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砖因比石材更易于雕刻,也就出现了更多的透空砖雕。往往都在院门的两侧,各座上一幅,既通风透光,又减少了实墙带来的隔阂。简单的就用砖体错落摆放,拼出造型;复杂的要分大块雕刻,再拼成一整幅山水风景图。

▲ 王家大院的龙吻都是昂首张口,诉说着王家大院的百年沧桑。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房檐屋脊上是砖雕的独有空间。王家大院的瓦当,线条更为细腻,与屋脊中间的花开富贵相互映衬。鸱吻,又叫“龙吻”。王家是官宦之家,龙吻自然要昂首张口;而一般民宅,龙吻只是闭口不语。

▲ 窑洞口是门窗一体的透空木作。窗是用木条拼成的花格,有喜鹊花枝,也有金漆彩绘。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木雕,是装饰之作。在王家大院,木雕多出现在梁柱、斗拱、门窗、雀替、挂落、楹匾上。木材较为松软,作品更加精致细腻,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刻花鸟也刻山水,刻人物也刻书法。刻字如行云流水,刻物惟妙惟肖,刻人栩栩如生。
大院里观赏,能够认识很多古建木作。平常人家的木作只是功能构件,而在这里,就会多出来很多漂亮的木雕。几乎每一个木构件的端头和连接处,都要进行雕刻装饰,而且造型多样、无一雷同。

▲ 王家大院几乎每一个木构件的端头和连接处,都要进行雕刻装饰。 摄影:城语²⁰¹⁶
“雀替”又叫“角替”,是梁与柱交接处的木构件。在柱子的两边,直接安装在额枋下面,像对小翅膀,大多雕刻着云龙纹图案。“挂落”是额枋下面的木构件,两端略有下垂,下垂多的就被称为“飞罩”。挂落多为镂空,也有雕花板,刻有龙凤、喜鹊、花卉、葡萄,还有宝瓶和如意。
“楹匾”是刻文字的木构件。楹联和匾额是整个院子的点题之作、点睛之笔。院主人的那点心思都藏在里面了。有的抒发豪情壮志,大有语不惊人不罢休的气魄;有的暗藏奥妙典故,没有点文化是读不出来的。
凝瑞居后院有副楹联,“邀造化孝祖先飞鹏起凤、枕丘山面溪水卧虎藏龙”,就在暗喻高家崖居住的都是大富大贵之人。

▲ 一幅小木雕花格,山水鸟兽花卉全都找得到。 摄影:城语²⁰¹⁶
门窗、栏杆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平常之物,但在王家大院里也是与众不同。
大院的主屋大多是窑洞式建筑,窑洞口用门窗一体的透空木作封闭。窗是用木条拼成的花格,有传统图形,也有喜鹊花枝,更有金漆彩绘。剩下的门还不忘加上“帘盒”,满是漂亮的云龙纹。正门上方还会有精致的木雕花格,山水鸟兽、牡丹荷花、小鹿喜鹊、梅兰松竹,全都能找得到。

▲ 栏杆的每一格中,都会雕刻一个吉祥图案,或是一个典故。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楼上的木栏杆,不论是镂空的、封闭的,在王家大院是找不出相同的,就连同一个栏杆,图案也不尽相同。实体雕花板栏杆的每一格中,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表达着一个吉祥的寓意,或是在讲述着一个典故。
王家大院里房梁柱脊的雕刻装饰,无不在展现着主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位,展示出山西民居精湛的建筑技术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这正是王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