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三百年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下)

历经沧桑三百年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之传家
文 | 城语²⁰¹⁶
中国人最讲究“宅”,宅里还要有院子。族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会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宅院,以示光宗耀祖、炫耀门庭之愿,更有不忘本源、叶落归根之意。一个家族的兴盛与传承,要坚守家规、遵循家训。“规圆矩方、正品立身”,正是静升王氏延续六百年的传家之道。
—— 城语者
大家总在问,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哪一个更值得去?其实,两个大院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色,都是要去的。王家大院是“官商”,屋脊上的龙吻抬首长吼;乔家大院是“民商”,龙吻闭口不语。如果说王家大院像一个仕商亨通的官人,那么乔家大院只是一个本分实干的商人,纯属个人己见。
王家注重读书入仕,这也是王家大院与晋商大院的内在区别。从厅堂悬挂的家风家训、内涵深厚的楹匾典故、凝瑞呈祥的三雕装饰,王家大院里处处体现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以商贾兴、以官宦显”,使得王家最终成了晋商中最大的一个家族。

▲ 红门堡高高的门楼,赫赫的“王府”,体现出静升王氏,这个晋商中最大的家族。 摄影:城语²⁰¹⁶
规圆矩方的家风家训
王家是从太原城迁到灵石县静升镇的,前后历经六百年,逐渐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曾记载着,王家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
王家大院里有条家训,“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静升王氏传承六百年,王家大院延续三百年,世世代代都在坚守着这条格言。

▲ 这里的“矩”字多了一点,是在告诫子孙,要多一点规矩才好。 摄影:城语²⁰¹⁶
说起王家的家风,就要提到两个重要的匾额。一个是“规圆矩方”,一个是“法司马训”。“规圆矩方”匾额,在凝瑞居门内侧上。这里的“矩”字,被王家多点了一点,旨在告诫子孙,要多一点规矩,才能正品立身。
“法司马训”匾额,在敦厚宅前院,王家很注重司马光的治家之道。匾额两边的楹联“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就是在训教子孙不忘先祖恩德,以礼义传家,守人格清白。
王家尊崇“司马训”,效法司马光《传家集》《训俭示康》训导后人,大院里很多地方都能看得到。司马院也有一副楹联,“传家一篇司马训、课子数卷邺侯书”,亦有同指。
不陋居的楹联“效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厚集阴功”,就出自司马光“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其中之意大家自己参悟吧。

▲ 高家崖敦厚宅后院的匾额,在赞誉着王家主人。 摄影:城语²⁰¹⁶
“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王氏后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鼎盛百年间,除营造宅院、开设商铺外,王家人还在当地“办有义学、立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善举不断。
内涵深厚的楹匾典故
楹匾,或刻于门头,或镌于墙上,或书于木楹,或悬于厅堂,散落在王家大院各个角落。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是博大精深。楹联匾额中的典故最多,有的出自四书五经,有的效法名人励志,有的坚守忠孝节义。我们来选读一些。

▲ 红门堡缥缃居中厅的匾额“澡身浴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王家看重读书身教,大院里的楹匾多为修身正品的内容,以此来树立家风。
红门堡的缥缃居,中厅有匾额“澡身浴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缥缃居小侧门匾额,上书“缥缃世业”。“缥”和“缃”都是中国传统颜色,缥为淡青色,缃为浅黄色。古人的书籍常用青色、黄色丝帛作书衣,故此匾意在告诉人们,这里正是书香门第。
高家崖的桂馨书院,匾额“桂馨”,出自《尚友录》“颜渊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风至则万物生”。北宋范仲淹将他的讲学之所取名为“春风堂”,王家便把自己的书院取名为“桂馨”,有异曲同工之妙。
匾额“静远”,出自《淮南鸿烈》“非澹薄无以明徳,非宁静无以致远”,即是现在广泛流传的“宁静致远”。匾额“笔鉏”,出自《世说新语》“诸君以洪笔为鉏耒”。匾额“探酉”,出自《方舆胜览》“小酉山”,有石穴藏书、书有千卷,是秦人逃避焚书坑儒读书之地,有着浓浓的书香氛围。

▲ 红门堡缥缃居侧门的匾额“缥缃世业”,配有楹联,告诫后人要注重读书入仕、积善资富。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王家善于效法前人,大院里的楹匾文字多出自典籍,还有名人诗词和故事。
缥缃居“缥缃世业”匾下,有楹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上半句出自《易经》,坤卦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下半句出自《尚书》,喻意富有而恭顺方能长久。
养正书塾偏门有块“贝叶匾”,上有“安敦”两字,出自《易经》“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注曰“无顺其情,则仁功瞻矣”。“贝叶”是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写佛经的。此匾全国只有两块,另一块珍藏在北京故宫。
司马院有楹联“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忠持己恕及物终身可行”,这里的“忠恕”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恕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忠是对他人尽心竭力;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宽宏大量。
院里侧门的匾额上,有“三省四勿”四个金字,出自《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要告诫后人,不合礼教之事均不可为之。

▲ 高家崖敦厚宅的乐善堂侧房匾额“懲忿窒慾”,意在要克制住愤怒、修心正身。 摄影:城语²⁰¹⁶
还有,乐善堂侧房的匾额“懲忿窒慾”,出自《周易》“君子以惩忿窒欲”。景熏院垂花门的楹联“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风和”,出自朱熹赞程颐之语“规圆矩方、绳直准平”。树德院的匾额“三槐堂”,出自《周礼》“面三槐,三公位焉”。槐庭楼上的匾额“绳其祖武”,出自《诗经》“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竹松院的楹联“学有渊源庭刊嘉树、居无尘杂阁明照藜”,其中,“嘉树”出自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表达了橘生南国而不迁的气节。“照藜”出自西汉刘向典故,“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扣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烂然大明,因以照向”。后来的“青藜学士”也源于此。

▲ 高家崖敦厚宅的乐善堂,楹联更有以观沧海、以感春秋的气魄。 摄影:城语²⁰¹⁶
楹联虽有对仗,但可长可短,更能托物抒情,最能明志正心。
高家崖老大的敦厚宅乐善堂,有楹联“纬武经文勋业偕绵峰而永峙、敦诗说礼儒行并汾水以长青”,王家人自喻文武功勋高似绵山,诗礼儒道长似汾水。后院正窑的“静观星月干百年沧海桑田、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更有以观沧海、以感春秋的气魄,但总觉得为现代人所作。
西边老二的凝瑞居后院,也有一副楹联“邀造化孝祖先飞鹏起凤、枕丘山面溪水卧虎藏龙”,更是霸气外显,暗喻王家人非鹏即凤、非龙即虎。

▲ 红门堡谦吉居后院的楹联,体现出王家读书创业的家风。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红门堡建得早,显得更为含蓄。谦吉居后院楹联“映雪囊萤读书应晓先忧后乐、披星戴月创业当须务本求实”,正是王家读书创业的家风。龙道西边三道巷子中的垂花门,有砖雕楹联“礼义传家宝、诗书裕后珍”,都能看到王家读书重教之风。

▲ 兰桂园的楹联方显得轻松,院内楹联“天凉好个秋”,正体现出主人的性情。 摄影:城语²⁰¹⁶
走到兰桂园,楹联才稍作轻松。外门楹联“世伪知贤道远知骥、青松是友枫叶是情”,院内正窑楹联“百年世事为赋新诗强说愁、一片刚阳却道天凉好个秋”,匾额“竹静居鹤”正好点题,其中情趣自己评说吧。
凝瑞呈祥的民俗文化
王家大院的文化自然是雅俗共赏,有典故颇多的楹联匾额,也有吉祥如意的民间风俗。在王家大院的“三雕”中,工匠们挖空了心思,到处都是暗藏瑞意、寓意吉祥。

▲ 红门堡德馨轩的壁雕“四逸图”,说的是渔、樵、耕、读四件人生快乐之事,赛过神仙。 摄影:城语²⁰¹⁶
物有葫芦、宝剑、团扇、花瓶、如意、犀角、珊瑚和香炉,个个吉祥。
花瓶插上月季意为“四季平安”,插上莲花谐音“一品清廉”,插上笙和三只戟寓意“平升三级”。放个香炉冒着青烟,希望“香火不断”。德馨轩影壁砖雕“四逸图”,是指渔、樵、耕、读四件人生最安逸快乐的事儿,雕刻葫芦、宝剑、团扇、阴阳板,暗指“八仙”,意为赛过神仙吧。

▲ 鹭鸟和莲花叫做“一路连科”,工匠们挖空了心思,处处暗藏瑞意。 摄影:城语²⁰¹⁶
花有牡丹、荷花、海棠、杏花、桂花、石榴、葡萄和南瓜,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处处喜庆。
院子种有桂花和槐树,匾额便题“桂荣槐茂”。莲花旁站着鹭鸟,预祝“一路连科”。海棠、菊花和鹌鹑谐音“玉堂安居”。荷花盖着南瓜,比喻“本固枝荣”。石榴自然是“多子多孙”了。

▲ 猴与“侯”谐音,又通人性,与侯有关的寓意非它莫属了。 摄影:城语²⁰¹⁶
兽有龙、凤、狮、虎、马、牛、鹿、鹤、猴和鸡,还有麒麟、蝙蝠、喜鹊和燕子,应有尽有。
狮子咬丝线,寓意“好事不断”。仙鹤与鹿同行为“鹿鹤同春”,与松作伴为“松鹤延年”。猴子坐上马蜂窝,叫“马上封侯”;背上再背个猴,就是“辈辈封侯”。四只蝙蝠期盼“四福齐来”,五只蝙蝠代表“五福临门”,中间围着“寿”字,就叫“五福捧寿”。鸡代表文、武、仁、勇、信五德。“杏林飞燕”喻示二月科考,金榜题名就会“喜鹊报喜”。

▲ “三清”自然要高位,便跑到门头上去了。 摄影:城语²⁰¹⁶
人有八仙、五子、“四爱”和三清,名俱扬。
德馨轩影壁“四逸图”,暗藏“八仙”。窦燕山有五子,仪、俨、侃、偁、僖,凝瑞居墙基石刻有“五子登科”。绿门院砖雕“四爱”图,隐喻四位高士,即黄庭坚爱兰、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桂馨书院窑洞花格上,刻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仙人。
这些都是王家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祝愿,正像德馨轩正窑廊联“仁人君子从不屑城狐社鼠多畏避、丽水秀山最恩怀海晏河清盼常逢”写的那样,希望后人都是仁人君子,都能平平安安。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