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九旬华侨回乡创办“读诗班” 三十余载未间断

2018-07-24 10:36:23来源:泉州广播电视台

打印 字号: T|T
原标题:南安贵峰:九旬华侨回乡创办“读诗班” 三十余载未间断
  来看身边故事,贵峰是南安溪美街道的一个小村落,这里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中华第一诗村”,每年暑假,村里的读诗班都会风雨无阻如期举办,今年,读诗班的创办人、已经91岁高龄的王国明老先生依然拄着拐杖出现在课堂上。
  讲台上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就是王国明老先生,今年91岁,每年暑假,他都会从印尼回到家乡,专程来给读诗班的孩子们讲一堂古诗词闽南语吟唱课,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32年。王国明早年当过村里的私塾老师,对古典诗词十分喜爱。1948年,21岁的他到印尼经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在与村民交谈时,他惊讶地发现,村里不少孩子说的闽南话不标准,这让他有了开班教闽南话的想法。
  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暑期读诗班创办人王国明:
  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家就提议说,我们来教闽南话,有的教文学、短篇,我教诗,还有人教散文、民间故事等。
  闽南语课程上了两三天,老师们进行“民调”,结果学生反映,最喜欢古诗词课,这让王国明更有动力。他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诗宋词,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并多方求教,自编教材、自创吟唱方法,暑期班从此开始专门教授古诗词。
  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暑期读诗班创办人王国明:
  大家喜欢,再加上诗我们这边有很多老人家念,我们常认真听,是这样吟唱的。我们这样比较统一,每一个字我们都注意应该要读什么,才不会乱教。
  王老笑称: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充满魅力的诗词吟诵很快大放异彩,连外村镇的人也慕名而来。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王老不仅每年回乡执教,还自掏腰包,奖励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员,并为外乡的学生免费提供食宿。30多年来,读诗班已培养学员近万人次,贵峰村能吟诗诵词的村民达3000多人,“野老牧童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成了贵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