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华侨回乡创办“读诗班” 三十余载未间断
原标题:南安贵峰:九旬华侨回乡创办“读诗班” 三十余载未间断
来看身边故事,贵峰是南安溪美街道的一个小村落,这里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中华第一诗村”,每年暑假,村里的读诗班都会风雨无阻如期举办,今年,读诗班的创办人、已经91岁高龄的王国明老先生依然拄着拐杖出现在课堂上。

讲台上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就是王国明老先生,今年91岁,每年暑假,他都会从印尼回到家乡,专程来给读诗班的孩子们讲一堂古诗词闽南语吟唱课,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32年。王国明早年当过村里的私塾老师,对古典诗词十分喜爱。1948年,21岁的他到印尼经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在与村民交谈时,他惊讶地发现,村里不少孩子说的闽南话不标准,这让他有了开班教闽南话的想法。

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暑期读诗班创办人王国明:
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家就提议说,我们来教闽南话,有的教文学、短篇,我教诗,还有人教散文、民间故事等。

闽南语课程上了两三天,老师们进行“民调”,结果学生反映,最喜欢古诗词课,这让王国明更有动力。他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诗宋词,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并多方求教,自编教材、自创吟唱方法,暑期班从此开始专门教授古诗词。

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暑期读诗班创办人王国明:
大家喜欢,再加上诗我们这边有很多老人家念,我们常认真听,是这样吟唱的。我们这样比较统一,每一个字我们都注意应该要读什么,才不会乱教。

王老笑称: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充满魅力的诗词吟诵很快大放异彩,连外村镇的人也慕名而来。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王老不仅每年回乡执教,还自掏腰包,奖励结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员,并为外乡的学生免费提供食宿。30多年来,读诗班已培养学员近万人次,贵峰村能吟诗诵词的村民达3000多人,“野老牧童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成了贵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