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义·宗祠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价值
-----《永泰王氏宗祠落成典礼上讲话》
1月6日上午,永泰王氏宗亲在辅弼安里举行"王氏祠堂"落成大典。省内外王氏宗亲代表、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忠义、副会长王孔平、副会长王磊、办公室主任王幼松、副主任陈乾如、福州市文联代表、永泰县各乡镇领导、永泰书法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代表等共700多人参加该祠堂落成大典。

庆典大会主席台
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精制一面"开闽第一家"的镏金大匾赠送给该祠堂,悬挂正堂上额枋上,尊严肃穆,还有各地宗亲也赠送许多牌匾,都悬挂在侧堂的大额枋上,为该祠堂增光添彩。

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赠送镏金大额匾,悬挂宗祠正堂
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忠义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他说:"今天,很高兴参加永泰安里王氏祠堂落成大典,我前两天在美国参加一个座谈会,美国世界日报记者问我,王会长你是研究古文物的,请问中国各氏族的祠堂到底有多少?我说,你数数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地面的祠堂就有多少!还有星岛日报的记者也来问我,王会长,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中国人信仰什么呢?我说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就源于中国人世世代代以优秀的家风祖德,承前启后,成为一代又一代传承与信仰,这就是中国人几千年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永泰辅弼安里王氏祠堂鸟瞰
今天,我们王家又一座大宗祠"永泰辅弼安里王氏宗祠"建设落成,在这庆典之际,我谨代表开闽王王审知在海内外的后裔,代表美国王审知研究会和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向永泰辅弼安里王氏宗祠成功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对永泰王氏父老乡亲为弘扬祖德、传承家风,为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奖者、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忠义作精彩演讲
宗祠,也称祠堂,家庙,祖庙,是奉祀祖先的牌位的一种建筑,为家族传统的象征,在古代宗法社会里,宗祠是序昭穆,辨尊卑,族人聚会,议事,祭祀,办家族教育的重地,是施行家法,家规,家奠的地方。在古代,家庙的设立有严格规定,帝王之家或有官爵家族才能建家庙,普通百姓只能是"祭于寝"。据传,民间宗祠建于宋朝,有史可据的是明朝宗万历年间(1573-1619)礼部尚书夏言奏准百姓兴建家庙,祠堂式大宗祠。基后修建宗祠在民间日渐兴起,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民俗。《论文》注曰:宗,尊祖庙也。"族"则表示家族,氏族,泛指同姓之亲,《书、尧典》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之谓,二者合用是指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划定的家族,宗族的本质在于以宗族的社会组织,其基本作用就是"敬宗收族"。传统社会中的宗族的影响举足轻重,它往往类似一个地方的自治实体,依靠族规等手段控制着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时代,连坐一类的国法也扩大了族权的管理范围,乃至深入族人的家庭生活。宗祠乃是宗族的象征与荣耀,亦是巩固血缘关系,强化族权,处理族内事务的场所,成为宗法社会行政权力的载体之一。

主席台上领导与嘉宾合影
祠堂有五大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四是陈列书画,阅读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祠堂内庭院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在新时代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社会价值。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而具有帮助人们寻根谒祖、缅怀乡贤、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王氏家族的的大团结起了重大的作用。
最后,我希望永泰王氏宗亲再接再励,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保护好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千秋万代。

会议主要领导和嘉宾及王氏宗亲代表合影

本地腰鼓队精彩表演

本地腰鼓队精彩表演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