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在宗祠查找家谱生发了对方言的兴趣

2015-03-16 10:30:44来源:钱江晚报(杭州)

打印 字号: T|T
    “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象征,从方言可以窥探出语言不同历史层次的成分。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乡音瓦解,方言实地调查记录和保护,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魏业群说,她从小就对语言就有一种特别的喜爱,所以在读研时选择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本科期间她便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每门语言课都学得津津有味,读了很多语言学书籍。一次作业涉及到方言,为了完成作业,她到宗祠里查找家谱,研究相关方言文化,并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渐渐发现周围很多小孩都已经不会说当地土话了,包括我,一些老点的土话说得不地道。方言传承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然老乡见老乡,两眼也没法泪汪汪,因为连乡音都不会讲。”为此,魏业群决定先从家乡诸暨的方言研究入手。

研一入学两个月,她完成了第一篇学术性论文《诸暨方言量名结构的考察》,以研一新生的身份获得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

针对诸暨方言量名词结构(即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这一特殊语法现象,魏业群向本地人调查方言词汇、语音、语法的问题,通过发放问卷调查, 结合社会语言学访谈,得出数据说明问题。

在诸暨的枫桥镇范围内,她独立调查过80余人。调查中,她发现一些方言语法结构、词汇、语言有了年龄的差异,也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表达方式不一样,甚至有些年轻人已不使用独特的方言结构,这是方言特殊性的表现。

上一篇:宗祠的守望
下一篇:祠堂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