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对后人的文明教化作用

——伊漪同志在蕉城区祠堂文化建设联谊会上的讲话
(摘要)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久远的文化传统,留给后人许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研究珍品。祠堂文化维系着一条宗族姓氏之间的血脉,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穿越时空的桥梁,后人在这里还能寻找到人类前进的文明足迹。
古人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无法则不治,家无规则难齐。朱熹还把《大学》中的名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伦理框架,构建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要求每一个人,先修身,后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代表宗族的祠堂文化超越了“家”的范畴,与“国”联系在一起,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祠堂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形成宗族内部经久不衰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隐藏着一种质朴而又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说明祠堂文化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当一个人走上社会,为国效力时,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折射出自身的品性修养,显示出宗祠文化对后人道德伦理的文明教化。
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和谐美丽的家园中,祠堂变身为农村文化室、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因此,我们今天探讨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伊漪 宁德市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 教授 市美学研究会会长 市政协常委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