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开闽王氏先祖与杨氏先祖的渊源

2016-04-19 15:55:54来源:开闽三王祠 泉州开闽三王文保中心

打印 字号: T|T
 
    杨安,光州固始人,“开闽三王”随军郎中。入闽后定居南安高田。其子杨肃随父习医,精岐黄,远近闻名。审知公夫人病疮,遣使往聘。以夫人不面诊,系线察疮,治之立愈。
    唐昭宗光启元年,杨安公携儿孙家人随王潮公的军队离开故乡河南固始南下,临走时让次子杨肃把家中的草药捆扎打包,全部带上,以防军队不时之需。义军南下时正值严冬,既要行军,又要打仗,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不少军士由于劳累和受寒病倒了。杨安忙着诊治看病,杨肃向父亲提议:眼下天气寒冷,应该叫大家烧生姜红糖水御寒。杨安点点头,他为儿子及时提出防寒建议而高兴,马上向王潮公建议。于是,军中各队和百姓派专人烧生姜红糖水饮服,受风寒病倒的人渐渐减少了。
    进入福建地界正值盛暑,烈日当空,地面热得冒烟,不时有人晕倒在地、不醒人事。杨安赶去切脉,知道是中暑,便叫杨肃和家童随地拔了香薷、车前草煎喝。病人饮后慢慢清醒过来,连服数次,才渐渐康复。中暑的人越来越多。杨肃向父亲提议百病以防为主,眼下大热天最易中暑,应该让兵士和百姓多饮凉茶和牛顿草,就能防暑去病。杨安马上向王潮公建议,军中各队和百姓队伍中都派专人烧清茶草药汤,天天饮用,中暑的人渐渐少了。
    大军一路上出南康,略浔阳,过赣水,取汀州,下漳浦,入南安,攻泉州,经过数十次的征战,杨安父子沿途为军士治病、防病,确保军士的健康,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审邽公任泉州刺史勤政爱民,努力发展生产,使泉州一府五县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可是,他得了一种怪病,鼻额间痛,亦有麻痹不仁之感,甚则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虽能言语,很难张口,饮食亦有妨碍,左额与两颊上常如绷急,手触之则痛。
    审知公请杨肃为审邽公治疗,当下杨肃认真细致地察色切脉,审辨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症候,辨别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及经络关系,截然地说:“大人体胖善饮,此病乃阳明风痰酝酿成毒,经络阻痹,又兼前医方药温补太过。”
审知公急忙问道:“杨先生,吾兄之病需用何药医治?”
   杨肃沉思片刻答道:“令兄因久食腥膻之品,五味不归纳于胃腑,该病属阳明经络所过之地,故需以犀角升麻汤加减,以犀角解毒为主,升麻为佐,全皆祛风涤痰之品,为一种寒热同用之复方能得奏效。”
    杨肃即取金针,顺阳明经络扎针,以通经活络,配与丹丸给审邽公吞服,以解其痰火之阻。
开罢药方,他又附上一首小诗呈上:
犀角要真能解毒,山泉流水可煎服。
愿君开怀莫踌躇,方药调配病根除。
    审邽公见杨肃诊断细致,开方不同一般,论述有独到见解。他治病心切,便一一照办,服了三帖草药,病很快就好了。
    本文主要介绍开闽王氏先祖与杨氏先祖的渊源,全文详见:
原题《开闽三王》(连载7)
“杨肃与三王 杨绪狮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