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潮汕王氏源流

2013-01-24 14:19:03来源:潮汕民俗网王丹龙

打印 字号: T|T

    陈、林、蔡、李、王、张为潮汕三市几十个乡镇的主要姓氏。王姓人口也超过百万,繁衍潮汕数十乡(镇)

    潮汕三市几十个镇王姓人家的聚居地:

    澄海市:外砂镇东溪村、南社村、林厝村;
            坝头镇洲畔村、南港村;
            莲下镇槐泽村、槐东村、神洲村、德邻村;
            上华镇南界村、峰下村;
            东里镇月潭村。
    潮阳市:华瑶村、华宅村、华西村、山柄村。
            棉城镇凤岗村;井都镇浦东衬;
            浦镇金沟村、灶浦村;
            金玉镇柳岗村;
            和平镇风皋村、港西村、凤岗村、溪心村;
    潮州市:归湖镇汤头村,
            铁铺镇少溪村,
            江东镇葛外村,
            庵埠镇溪头村,
            登塘镇林妈陂村,
            潮州市郊黄金塘村。
    饶平县:渔村镇渔村乡,
            浮山镇金厝围村,
            钱东镇东官村,
            黄冈镇凤凰山村、王厝岛村。
    揭阳市:霖磐镇霖盘村,
            炮台镇塘边村。
    普宁市:陇头乡,夏美村,潮来港村,马头山村。
    惠来县:神泉镇鳌头村,
            葵潭镇头屯村,林美村,西山村。
    揭西县:棉湖镇玉家园村,书院巷村等;
  
    归湖是入潮发祥地

    根据1936年重修《潮汕王氏汤头族谱》记载:“大纲公知县兄弟四支,分居海(澄海)潮(潮阳)揭(揭阳)饶(饶平)四县,繁盛世世相传不失.”归湖汤头乡是潮汕王姓的发源地,王大宝、王大纲、王大鼎、王大硅兄弟四人是潮汕王姓开支之祖。
     王大宝官至礼部尚书(王大纲是知县),宋史和潮州府志有他的传记。他学识渊博、生性耿直,为官期间,清廉自律,深入实际,体恤民苦,坦对上级,敢陈实言。他力铲贪官污吏,主张抗击金兵入侵,收复失地,保卫国土。由于得罪当朝权贵,宦途坎坷,几起几落,屡经挫折,锐志不减。南宋乾道元年(1165)金兵入境侵犯,朝廷又召王大宝为礼部尚书。论理财之道,当务本抑末,因受弹劾,被迫辞去官职,告老回乡,翌年病逝。他精于易学,著有《周易证义》十卷,《毛诗国风证义》六卷,《谏垣奏议》六巷,《经筵讲义》二卷,《遗文》十五卷。王大宝为潮州前八贤之一,他的故事在潮汕民间广为流传。据饶宗颐教授引用宋史云:“其先世自闽王审知,其(指王审知)玄孙王坦始由泉州徙漳浦,移饶平黄冈,复迁海阳登瀛(荣),又世传至王大宝。”海阳登瀛即今潮州归湖。王坦与王审知玄孙又是王大宝的高祖父。王审知人闽之后,勤政兴学,薄赋劝农,使地方大为安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许多中原人士纷纷向他投奔,并在福建定居。

    王审知兄弟为入闽开山祖

    据地方史料记载;“王审知(862—925)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公元 909—925在位,他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今河南省),唐末从其兄王潮起兵,人据福建。王潮死后,他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占有今福建之地。后梁开平三年(909)封为闽王”。王审知长得高大魁梧,爱骑白马,人称“白马三郎”。北宋王朝建立后,赵匡胤敬仰王审知的德政,下令修建忠懿王祠,还用御笔为王审知题写“入闽人祖”匾额。在福建纪念王审知祠堂,庙宇到处林立,百姓把他奉为神。因此说王审知为福建及潮汕王姓开闽入潮的始祖。
    据《太原王氏宗谱》记载:“古之太原,传至42世祖考广武王潮公,为开闽祖,唐光启元年(885)初次南服有功,封检右散骑常侍。卒于乾宁四年(897),墓葬在福建泉州惠安县西南盘山地”。据考证王潮与王审知为兄弟,其先祖为山西太原开宗一世祖王子乔(时约公元前 567年),传至他俩兄弟已是42代裔孙。王子乔为东周灵王太子,也叫太子晋,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在我国的史料中王子乔是已被神化人物,传说他喜欢吹笙作风凰鸣声,为浮丘公引向嵩山修炼。30余年后在缑氏山顶,向世人挥手告别,升天而去,故有王子登仙之传说,我国古书《列仙传》有记载此事。  来 源: 潮汕民俗网《逢看湖山便忆家》 作 者: 王丹龙
 

 有关链接:
     王姓入潮前后记略
     (2001年2月18日)《潮汕文化》版刊出的一组王氏源流文章,认同闽王王审知的玄孙王坦是王氏入潮开基祖,王审知则是中国王氏始祖周灵王太子晋的裔孙。但太子晋的创居地及传代却各有说法,王文认为太子晋创居山西太原,王审知是他的42代裔孙;余文则认为太子晋居琅呀(今山东省内),传第49世王审知。编者原文照登,供读者、研究者参考,不拟在本版开展讨论。
     根据《百家姓考略》载:“王,太原郡,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秦将王翦子贲生离,离子元,居琅砑郡;元弟威居太原郡;又田齐之后,避难改为王氏;又魏信陵君子孙改姓王氏;又殷王子比干后,亦曰王氏;几二十一望,惟太原,琅砑二郡最著。”以上说明中国的王姓,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主要的有二: 王姓源自姬姓后裔 一说是源出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犯了过失,被罢黜为百姓,移居琅砑(今山东),当地人民称为“王家”,以后的子孙便以王为姓。一说是纣王的臣子比干,被纣王杀了,葬在汲郡,其子孙守护陵墓而定居琅砑,因系王族,所以子孙也以王为姓。
    总之,王姓来源虽多,但追源溯本,都是姬姓周灵王的后裔。其发源地,一在山东(琅砑),一在山西(太原)。 在中国历史上,使王氏成为望族者,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317—420年),并且接连做了晋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子孙世代簪缨。于是,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根据考证,王导是出自周灵王的那一支。       王审知玄孙王坦为入潮开基祖,王潮为开闽始祖,这是王姓南迁繁衍的开始。
     王潮于唐光启元年(885)入闽,因平乱有功,于唐大顺元年(890)被唐王朝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因他勤政兴学,薄赋劝农,使地方大为安康。许多中原人士纷纷向他投奔,并在福建定居,分别成为许多姓氏在福建的开山始祖。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王潮卒,弟审知为节度使。
     审知生4子:延翰、延钧、延羲、延政。延政也生4子:长子继成生宗让。宗让生有3子:坦、埭、蚧。王坦也生有4子:万宝、万玉、万璧、万安。
     据明澄海县己酉科举人王宁俭为之作序的《王氏渔村族谱》云,宋初以事……幼子万璧窜居漳浦九都,移饶平黄冈,后移海阳……万璧更名辟,3子:冲苟、仲容、仲良。(仲)容生昌国(应为国昌之误一一笔者注)昌国生4子:大宝、大鼎、大圭、大纲。
     王大宝字元龟,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公元1170年,登宋建炎二年榜眼,为潮州前八贤之一,《潮州府志》及 《宋史》均有传,饶宗颐在其《民族志》手稿本中引用宋史云:“其先由温陵闽王王审知……”又引用汤头王氏谱:“其先世自闽王审知、其玄孙坦始由泉州徙漳浦,移饶平黄冈,复迁海阳登瀛,又四传而至大宝。” 王大宝后裔广布澄海 据《王氏渔村族谱序》记述,定居海阳之王大宝之后代,又移居饶乎。族谱云:“始祖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移居来饶开基。始祖考大乙公,妣秦氏妈,住东山。迨安禄淳质公移居东官。”如此,饶平东官王氏当亦为王坦之后。于元朝年间由黄冈移人,先居凤凰山之王厝岛,再迁出东官居住。 今澄海县共有王姓67000多人。其中外砂镇有20000多人,大多数聚于东溪村、南社村、林厝村等村。考其来源,东溪与南社王姓人皆是王大宝后裔。
     东溪村王姓始祖王大江,于明万历元年(1573)从海阳迁来,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林厝村王姓人则是自元从福建莆田迁来。
     坝头镇约有20000人;为坝头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多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潮州总兵来澄海办清乡,殃及外砂,外砂王姓人遂逃往海滨避祸,后定居下来,距今仅有100多年历史,但人口发展很快,如洲畔乡,“八·二”风潮前全村人口900人,风潮后剩下400人,还有 100多人迁往南港居住。现在全村人口2000多人,自王阿权来此创乡算起,仅传了8代,可见其人口繁衍之迅猛。
     莲下镇17000多人,大多聚族而居于槐东、槐泽两村及神洲村。考其来源,据《槐东乡志》云:“南宗年间裔孙王敦厚始自饶平东官迁至南洋槐泽乡创乡,历传三十世。”按史书称:东官王氏是王大宝,也即王坦之后。
     潮阳王姓来自潮州潮阳的王姓,是在宋代由潮州播迁而来的。进入潮阳的王姓主要是王万壁的裔孙王大纲(王大宝之弟)的玄孙王师程,号云谷,宋庆元元年(1195)登进士,任惠州知府,任满,抵潮阳立基,子孙分布于华瑶、华西、山柄、浮洲、大布洋及揭阳、惠州、普宁等地,棉城王氏大宗祠,称云谷祠,为潮汕各地王姓宗祠。 潮阳的王姓,较集中于沙陇的华瑶和成田的西宅(华西)乡,其他乡(村)为数不多。 华瑶、华西始祖王华隐,初居井都古汀,明万历间进入华瑶。有5子,名朴雯、含容、乐园、乐善、闲雯,其第三子乐园分创华西乡,人口众多。

     令人钦羡的名门望族
     中国历史上王姓一直是令人钦羡的名门望族。唐刘禹锡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当年晋代世家巨族王姓与谢姓簪缨冠世何等荣耀。王姓杰出人物如古代“鬼谷”先生王诩、秦始皇名将王翦、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诗画家王维。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六岁能文,幼年路过南昌,登滕王阁,作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宋名祖王安石,明代阳明先生王守仁、清诗人号渔洋山人的王士祯等。明代则有王天性,官至南昌府通判,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编写出第一部《澄海县志》。还有王彰,授官刑部广西清吏司主事,为政清明;现代则有岭东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王鼎新,归国华侨、柑桔专家王浩真等。
     潮阳历史上王姓名人有明县廊人王纲,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中举人任兵科给事中,后转户科迁广西浔州太守,治政有方,被皇帝称赞“实心为民”。清乾隆时举人王应铨,6岁知书,曾任河南怀庆府学主讲,又任浙江省同考官。 近代,潮阳王姓族人播迁海外,有的成为巨商大贾,如华西的王海鸿,华瑶的王维绍、王学厚,都是泰国实业家,他们不忘桑梓,捐资在家乡兴学,建校舍,受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