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王氏宗亲迁平潭情况调研
福清王氏宗亲迁平潭情况调研
2015年6月14日,福清王氏宗亲会一行9人,在王基端、王朝淦常务副会长带领下,赴平潭调研福清迁平潭王氏宗亲情况,受到平潭王氏宗亲热情欢迎,通过座谈走访,了解澄清了一些迁徙情况和历史传说,汇报如下:一、安民(锦屏)宗亲迁徙情况
1. 清道光年间(1821—1850),约于180年前(1835),安民王氏维豪一支王孝枝兄弟二人迁平潭北楼发祥,至今传九世;后北楼又有2支迁古楼,现有300人。
2. 安民迁平潭湖南后村现发祥100多户350人。
3. 清末,安民宗亲维豪支宜字辈迁平潭屿头镇斗门村,至今传八世发3房,400多户2000多人。
二、港头锦江王氏迁平潭情况
1. 港头锦江王氏后裔王国馨由港头迁往平潭县澳尾村,传至三世孙王过山,生5子:长子王平坦分迁本县斗食垄村,次子寿海、三子通明留居澳尾,四子竹园分迁三门澳,五子英田分迁澳前田中村。今传29世。
2. 东瀚镇东庄田墘自然村系锦江王氏,明朝年间有一支迁往平潭县敖东镇渔庄村(已繁衍20多户)
三、南城村王氏宗亲迁平潭情况:
1.明嘉靖年间(1522—1566),南城头王氏一世祖原益公第8世孙朝荫(任)公举家迁居平潭县北厝镇湖南村。《福清市志》载: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平定为害福清近20年的倭患,时平潭属福清,朝荫公当在平倭后的嘉靖末年(1565—1566)迁徙湖南,至今已传20世,居村500多户,2000多人。
福清宗亲世代相传“南城头(锦海)、北城头(锦城)、上安民(锦屏)、下港头(锦江)为四锦兄弟的顺口溜,湖南宗亲亦如是说,可见流传之广。新修《南城头王氏族谱》载:王审知第九世王悦道生四子:铉(元益)、釾(元善)、钧(元养)、锐(元美);长子王铉(元益)居南城头为一世祖。王国平宗长说“四锦八角”即出自湖南王氏族谱。为寻找“四锦兄弟”之说历史依据,我们仔细查看了旧谱,却不见有此记载。湖南村王孙月宗长说他也是以前听舅舅说的,都是口口相传,查无实据。审知公862年生,881年入闽,892年攻占福州,时年30岁,若此时娶妻生子,二世由此算起,1世25年算,至十世约在200年后的1092年前后,即宋元祐年间(1086—1093),与南城头王氏宗亲世代口传始祖原益公于“明•洪武元年”(1368)迁来南城村之说相隔一个朝代相差275年,且王铉卒葬“东室山”,釾、钧卒后亦葬东室山,锐卒葬莲花峰后山,这莲花峰和东室山,倶在福州新店,十世子孙既在福清四锦定居为一世祖,怎么可能卒后葬福州呢?须知那是开闽王王族福域啊!据《闽文化概论》所述:“1965年2月在福州北郊新店莲花峰南麓东宝山发掘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内有孔雀蓝釉瓶……”,“东室山”疑为“东宝山”之误。根据长乐大祉村保存的清•乾隆丁末(1787)年续修的《祉园南厝房支谱》序中记载:(宋末)“始祖古园公,自锦城卜迁祉园(大祉)”、“原公,志雄公长子(德政公号古园的第五世孙),迁福邑南城头,为南城头始祖”以及谱中“列传”同时有“始祖古园公,城头绍公长子(绍公为北城头始祖必达公5世孙、古园公为北城头始祖必达公6世长孙、开闽王审知公的第17世孙)”的记载可以明确,南城头始祖为原益公,先祖古园公南宋末年(1279年前)从城头镇迁往长乐大祉村,5世长孙原益公(王审知的第22世孙)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长乐大祉迁来江镜镇南城村为南城村王氏一世祖。为不忘祖先桑梓,把迁居地亦称城头,这就是南城头村名的由来。如此,传第八世约175年即1543年,朝荫公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迁平潭湖南才顺理成章。综上所述,四锦八角为亲兄弟之说至今还只是传说,还没找到文字记载。谱志有别于民间文学,作为史实认定应该要有历史依据。
2.第19世扬字辈一支迁居莆田市南日岛东岱(东菜尾)村,已繁衍9代,居村69户,370多人。
四、三山官路王氏王源公后裔一支迁平潭吉钓村西尾。
五、高山前王王氏21世大伯公,迁平潭吉钓村中楼为始祖。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