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国姓名文化概述(九)

2015-07-03 17:04:30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九、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姓氏文献及姓氏数量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很多历史时期对姓氏的研究,对姓氏资料的收集和姓氏书籍的编纂以及对人们进行姓氏教育都很重视。编纂过很多姓氏方面的书籍。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姓氏文化遗产。这些姓氏著作对我国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各姓来源等方面作了历史的、客观的阐述,形成了我国姓氏产生的传统解释。现对各个历史时期有关姓氏文献简要介绍如下:
    《世本》: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有《世本》15篇,记载从黄帝至春秋时(后人增补至汉)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职业)等。此书在唐代已有残缺,并因避李世民讳改称系本。至宋末该书佚失。清王谟、孙冯翼、王梓材、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等人各有辑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世本》八种。这是我国最早的姓氏著作。该书共收录18姓875氏。当时还处于姓、氏共存的“双轨制”时代。氏多于姓。后来这些氏大部分演变为姓了。
    《元和姓纂》:元和是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的年号。在元和年间林宝所撰《元和姓纂》共10卷。内容先列皇族李氏,余依唐韵二百六部顺序排列各姓。记载各姓氏来历和各家谱系。是我国中古时期谱牒学的仅存著作。原书在宋代已有散失,清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辑出,并以古今姓氏书辩证所引各条补其缺失,全书分为18卷。其后又有孙星衍、洪羞取《通志•氏族略》等书加以补校。当时全国总人口五千多万,共收姓氏1233个。
    《百家姓》:宋代以姓氏编成的四言韵文,无编者姓名,最常见的版本记有446个单姓,61个复姓。与当时流行的《三字经》、《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是历代对青少年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现市面上有多种版本的《百家姓》。多的收编507姓,少的收编438姓。不同版本都有少量姓氏互有出入。明朝还有《千家姓》、清朝有御制《百家姓》,其书体内容都相似。(《百家姓》全本见本书221页附件三)。
    《通志》:宋人郑樵编撰,共200卷。体例仿通史。其中“二十略”乃旧史所无,为郑氏独创。二十略之首的“氏族略”,探讨了姓氏起源,进行了姓氏来源的分类。把1500多个姓氏来源分为33类。是姓氏文化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所分的33类都与图腾无联系。
    《姓解》:宋邵思著,用文字偏旁分类,分为170门,收2568姓。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共348卷,收有3736姓。明朝王圻曾作续考,但清乾隆年间又以该书体例杂乱,令四库馆臣另编《续文献通考》,共250卷,该书除收集人口、田亩等数据外,对姓氏统计共5457姓。乾隆26年又出清朝文献通考300卷,内容有所增加。
    《姓觿》:觿读xi,是古时解绳结的工具。《姓觿》为明陈士元著,先撰姓汇4卷收2500余姓。后又泛采史牒姓氏,依韵目编次共收单复姓3625姓。他认为姓氏诸说,纷如乱麻,非觿不能解结,故定书名为《姓觿》。清易本烺有《姓觿刊误》一卷,改正原书错误199处。
    《万姓统谱》:全名《古今万姓统谱》,明凌迪知著,共146卷,另附氏族考14卷,本书载明以前人物的生平事迹,以韵为钢,以姓为目。对每个姓先注郡望五音及所自出,而后依时代先后,分列本姓人物。是明万历年前专辑人名之类书。
    《姓氏寻源》:清张澍著。该书对姓氏起源进行了考证,博彩群书,依韵编次。改正了历代姓氏书籍的一些错误。全书共分45卷。
辞书也是重要的姓氏书籍。它通过对字、词的注音、注释,不仅收集了姓字,也阐释了一些姓氏知识,重要的辞书有:
    《康熙字典》:这是清朝官修的一部综合性辞书。成书于康熙55年(1716),原分4卷,共收47043字。是此前历史上收字最多的辞书。其中对一字注明三姓的有“单”、“杜”二字。“单”除注明有三个不同音的单音姓外,还有两个不同音的二字姓即单于、单父。“杜”字注明有三个不同音的单音姓。与此相类似的一字注明有两个单姓的有7字14姓。全书共注明为单姓的字1691个,共有单姓1712个。其中独家注明为姓的有79个。二字复姓239个,三字复姓17个。该字典独家注明复姓的有120个。并对以前误传的姓氏作了一些勘误校正。如对“咎”字,不仅不注明为姓,还指出:“《集韵》、《类编》、《韵会》、《正韵》俱云姓也,误”。又如讠卓字的注释《正字通》:《字彙》训姓也,晋有讠卓韩”。又释:“《姓谱》无讠卓姓,是韩讠卓误为讠卓韩也”。这就纠正了《正字通》引证《字彙》对“讠卓”字注明为姓的误传。还有:对“歹韭”字的注释:《字梟》注明为“姓也",但“(歹韭)”字诸书皆不载,《姓谱》亦无姓,《字彙》误”。由此说明,如果把《康熙字典》对姓氏的注释汇集起来也是一部姓氏著作。但是该字典对姓氏的注释很不全面。很多常见常用的字未注明为姓。如常见的黄、潘、夏、姚、汤等姓,现在都排列在百个大姓之中,其中黄姓还进入前10名行列,这些姓每姓的人口现在至少有千万以上,在当时也绝不可能是零,并且这些姓都上了宋代的《百家姓》,这些姓的存在是家喻户晓的。可是《康熙字典》对这些常见字都未注明为姓。另一方面,该字典对一些相同相通的字既注明两字相同相通,又分别注明为姓。如萭、楀二字,既注明“萭亦楀字”,又对二字都注明为姓。又如对“口”注明“同庾”,但“口”、“ 庾”都注明为姓。这些姓是重复的。所以,《康熙字典》对姓氏的收集、注释有缺有滥。这是该书的一个缺憾。
    《辞源》:是一部以收录、注释古语词为主的、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编纂始于1908年(光绪34年)。1915年出版。1958年开始修订,196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注明为姓的字1041个,注明为复姓的306个。其中独家注明为姓的字4个,独家注明为复姓的辞154个。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书。于1936年、1989年、1999年三次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19485个。其中列为字头的17624个,共列词目122835条。全书注明为姓的字1055个,注明为复姓的辞101个。其中独家注明为单姓的6个,复姓12个。
    《汉语大字典》,是一本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该书是经周恩来,邓小平批准编写的,1985年开始出版。分简编本和八卷本。共收字头54678个。为至今收字最多的辞书。注明为姓的字2546字2558姓。注明为复姓的7个。独家注明为姓的603个。是目前注明姓字最多的辞书。
    《现代汉语词典》:该书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1958年开始编写,1959年完成初稿,并以“试印本”内部发行。直至1977年才全部完成修订工作。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2002年出版的增补本共注明为姓的字946姓,注明为复姓的33个。2005年出版的第5版收单字10029个,词目约56000余条,共注明为单姓1899个。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共收单字13000多个,注明为姓的字共1942个。其中独家注明为姓的221个。对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收入并分别注明为姓的6个,一字多音都注明为姓的多音姓增加3个人,5版《现汉》注明为姓6版取消为姓的字4个,注明为复姓的64个。属独家注明为姓的203姓。一字多音都注明为姓的多音姓增加3个。所注明的姓字绝大多数为目前正在使用的姓。
    《中华字典》:本书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与中华书局编辑部合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型工具书。其本身注明为姓的字不多。1999版的《中华字典》附有“姓氏频度表”。该频度表由三个单位分别对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査进行抽样统计,抽样统计人口120多万,共得出姓氏1436个,其中复姓21个。姓氏按统计出现的频率顺序排列。这些姓氏都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姓。其中独家统计为姓的有108姓。
    根据以上六种辞书所收集的姓氏,经综合,减去重复的,共得出姓氏3666个。其中单姓3142字,3203姓,二字复姓445个,三字复姓18个。这些姓氏中有部分目前已无人使用。
    对上述姓氏的收集是否全面呢?我本人认为既有重复又有遗漏。重复的是一些相同相通的字分别作了两姓。如“口”字与“首”字相同,口姓和首姓两姓应作一姓。但辞书对两字分别注明是姓,一姓成了两姓。特别是文字变化不能认为是姓氏变化,就象现在繁体字变成简体字一样,字形变了,姓没有变。如“習”字简化为“习”,“葉”简化为“叶”。这些字变了,但姓没有变。不能把一姓变成两姓。如邛、邗、鄚字变为丁、于、莫字,这些字形变化不能认为姓氏变化。但在历史上因文字变化而认定为姓氏变化的不少。这就形成了重复现象。姓氏遗漏的也不少。我收集六种辞书之外的姓氏还有数十个,这些都是目前有人使用的姓,而辞书都未注明为姓。由于是以六种辞书为依据的,因此,重复不删,遗漏不補。否则就不是以六种辞书为依据的了。我认为姓氏虽有遗漏,但遗漏的都是一些很稀少的姓,甚至是一人使用的单身姓。所以没有必要求多求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姓氏文化被列入禁区。在当时的环境中,人们不敢研究姓氏,不敢涉猎姓氏文化。因而无姓氏数量统计,无姓氏书籍出版,人们不懂姓氏知识。改革开放以后,对姓氏的研究蓬勃发展,湧现了很多很有造诣的姓氏研究专家,编纂出版了大批姓氏文化方面的专著。有关姓氏专业方面的辞书、姓氏通史、姓氏学术著作、百家姓书库、丛书等应有尽有。有的报刊还辟有“姓氏文化”和“姓氏信箱”等专栏,专门介绍、报导姓氏方面的知识和研究、信息,很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姓氏大国。但姓氏数量中国不是老大。姓氏最多的是美国,次为泰国和日本。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姓氏多达百万,泰国1913年才立法建立姓氏制度,一百年后,如今每个泰国人都有姓了。据该国政府统计,6000多万人口的泰国有近70万个姓。日本一亿多人口也有十多万个姓。姓氏最集中的是蒙古国。蒙古国250万人口大部分姓孛儿只斤。该国一九九〇年代立法规定公民取姓。经公民选择大部分跟成吉思汗姓孛儿只斤。这是姓氏最集中的国家。我国到底有多少姓,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对姓氏数量的统计应区分曾经使用过的和目前正在使用的两种,重点是要准确统计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究竟有多少?早在1978年,户籍和邮电部门对七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统计,其结果是:北京2225姓,上海1640姓,沈阳1270姓,武汉1574姓,重庆1245姓,成都1631姓,广州1802姓。如果把上述姓氏进行综合,估计共有姓氏3000个左右。七大城市的数据还不全面。2009年,公安部居民身份证号码査询服务中心提供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按照我国姓氏分布曲线和公式可以估算,中国汉族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3500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査统计共有姓氏34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