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阳朔 重铸祠堂文化

2015-03-19 09:49:54来源:广西日报(南宁)

打印 字号: T|T
张立河

前不久,阳朔县金宝乡岭底村的百年老祠堂迎来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岭底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该村除了古老的土墙、民居外,还有一座老祠堂,占地约200平方米。为传承历史文化,反映民俗家风,留住村镇乡愁,该村逐步将祠堂变身为家族史馆、客家文化传承基地。

祠堂虽然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但其功能有限。“祠堂早已没有人居住了,平时仅限于祭祀、婚丧等用途,没事时大门紧闭,不利于保护。”村民感叹道。

村党支部书记张德生说,前些年,村里自筹资金上万元对祠堂进行大修整,翻新屋梁,粉刷墙壁,修复古色古香的木格窗,并在古楼门上方重新书写“清河堂”字样,以示后人谨记家族发源地。村里的“土秀才”还认真整理族谱和家训,还原祠堂里的老屏风、香火板等文物,将祠堂改造成一座村史馆,传承千年的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

近年来,岭底村保护与开发同行,正朝着特色旅游乡村方向前行。“我们翻历史、找族谱,广泛收集历史文化资料,多方收集过去乡村的生产生活用品,把家族史、家训、民俗风情、优秀人物故事等刻板挂墙,不断完善祠堂文化,给大家提供一个延续历史、回忆田间乡愁的好去处。”据该村退休教师张德彬介绍道,几乎每年村里都会在祠堂里举行客家祭典活动,展现民俗家风,凝聚积极善学风气。

村祠堂重新保护起来后,村民们对岭底村的认同感更加强烈,先民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古村展现着良好的道德风气和精神风貌。

去年年底,村里为保护村头一株千年酸枣树,决定建设一座休闲娱乐小广场。一些村民不计个人利益主动让地,小广场占地面积宽达200多平方米。

“我们村有老祠堂、古树、古寨和神奇岩洞,再加上优美的田园风光,下一步还要发展乡村旅游哩!”张德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