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港头(锦江)王氏祠堂
因江头与港头是福清方言谐音,唐宋以后民间与官方都习惯性地将江头称为港头,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区域划分为东光、西辉、五星三个行政村,统称为港头。人民公社后是港头人民公社,港头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公社、政府的办公地址借用在华侨王香猴的祖宅。
根据《忠懿王氏族谱》(清道光6年,公元1826年撰修),闽侯(宋道世系)宗谱,广东陆丰(王氏文化志),福清锦海、锦城、锦江等王氏族谱等史料载,开闽王王审知八世孙王继先〔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出生)〕生四子:安道、守道、处道、悦道。其中九世孙王悦道〔北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也生四子:铉、䥺、钧、锐后裔分别在福清四锦,即福清民间流传千百年历史的南城头(锦海)、北城头(锦城)、上安民(锦屏)、下港头(锦江)。开闽王氏四锦兄弟落基地。也就是十世孙长子王铉,字希腾,号元益,后裔在南城头锦海:次子王䥺,字希翔,号元善,后裔在北城头锦城;三子王钧,字希裕,号元养,后裔在上安民锦屏;四子王锐,字希坚,号元美,后裔在下港头锦江。福清开闽王氏家族还一直流传有“四锦八角”的说法。四锦是王审知第十世孙四兄弟分布的落基地锦海、锦城、锦屏、锦江,八角是元益、元善、元养、元美四兄弟四个名字的部首都有两角共八角。四锦是地名,八角是人名。
下港头锦江王氏的祖先为王审知第十世孙元美公,元美公生子王溉,字必鎏,次子王泽,字必润,必字辈是王审知第十一世孙,元美公留居锦江,故锦江是港头王氏的发祥地。
锦江王氏历代子孙靠海为生,村前福清湾海域数万亩滩涂,盛产海蛏,家家户户均在这片海滩上种殖海蛏为生。村前沿岸的滩涂地下,沉积着大片的海蛎壳矿,民间俗称“气壳”,随地可挖,气壳用来烧制壳灰,是土木建筑的重要建材,在国家未推广使用水泥之前,港头村海滩边有历代传承的几十家壳灰厂,遍地开花,港头壳灰市场遍布全省各地,故“港头蛏”、“港头壳灰”历代闻名于世,海蛏和壳灰养育了众多的港头王氏族人。
港头(锦江)王氏祠堂的原址,座落于原港西地域,即现在的光辉村西部,始建于元未至正15年(公元1355乙末年),历经明成化乙酉年(公元1465年),清康熙辛未年(公元1691年)清乾隆乙己年(公元1825年)等多次修建。与王氏祠堂一墙之隔有祖庙龙集境,还有明万历进士顺德府推官王锡侯故居,祠埕上左右八对旗杆碣,壮观无比,祠埕前有一大池塘人称“美女照镜”,祠堂三进三落,前为礼乐台,中为议事厅,后为祭祀厅,立神主龛,祭祀厅中前高悬立式牌匾“槐荫堂”,“御前侍卫”和历代族贤祠匾、历史文物,开闽王氏的祖祠祖庙与名人故居连在一起,显赫无比。
但是,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极左政治路线的特殊年代,1958年福清县东张水库向高山等地的引水渠道测绘技术人员,将渠道定位在王氏祠堂的中轴线,渠道由西向东穿堂而过。开闽王氏的祖祠、祖庙和名人故居,不但没有列入历史文物特殊保护,反而被无条件拆除,王氏祠堂、祖庙、龙集境和王锡侯故居全部被毁,数百年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荡然无存。从祠堂被拆除后至改革开放数十年中,港头王氏族人祭祀无所,拜祖无祠,成为港头开闽王氏族人饮血割肉之痛的一大历史悲剧。拆祠堂修水渠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仅有此一例而已,但祠堂被拆除之后,在数十年的各种资料中,还要违心地将无奈的历史悲剧美其名为顾全大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祠堂建设带来了生机,广大港头王氏宗亲,特别是旅居在东南亚各国,港澳台地区的侨贤族亲们,纷纷要求振兴王氏祖业,重建王氏祠堂,印尼港头同乡会各侨贤带头捐资,新加坡、香港等各地侨亲纷纷响应,家乡各地王氏宗亲齐心协力,推选组成筹建王氏祠堂理事会,组织筹资,设计、选址重建王氏祠堂,先后于1994年至1998年,在港头的王星村地段,新建了锦江王氏祠堂,在港头的光辉村原祠旧址新建了港头王氏祠堂,并保留修缮了二座王氏支祠,现对港头三村区域内新祠两座,支祠两座分述如下: (未完待续)
福清市港头(锦江)祠堂理事会
2014.12.20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