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箴言录·综合类
▲将狡猾心,换个忠心。
将不良心,换个恕心。
将贪污心,换个廉心。
将黑暗心,换个明心。
将刻薄心,换个德心。
将偏僻心,换个正心。
将利欲心,换个义心。
将骗谎心,换个信心。
将暴怒心,换个忍心。
将自私心,换个公心。
将狭小心,换个博心。
将忤逆心,换个孝心。
将争夺心,换个仁心。
将狠毒心,换个慈心。
将迷昧心,换个觉心。
将随便心,换个节心。
将奢用心,换个俭心。
将虚伪心,换个真心。
将异端心,换个礼心。
将高傲心,换个和心。
廿字由心,将心换心。
死去坏心,生来道心。
你心我心,天下归心。
见性明心,万众一心。
——《吕祖廿字换心歌》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和;君子才华,如韫玉藏珠,不可使人易测。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之中,不必绝人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之内,不必绝欲灰心。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心机。
▲风斜而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我之人,则精神自奋。
▲责入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鹗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鹗者,几何人哉?
▲羁锁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面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明·还初道人洪应明《莱根谭》
▲人生于世,如在宝山,种种善缘,皆为宝也。
▲身垢不净,以法水洗之,心垢不净,以法语洗之。
▲赠人以财,不若增人以言,黄金虽贵,用之则穷;善言于心,终身为宝。
▲清心寡欲,以保圣躬;
节财俭用,以固邦本:
听纳忠良,以广言路。
▲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个愈静,性天愈纯。
——((张三丰全集》
▲忠则不欺,孝则不悖。
廉而罔贪,谨而勿失。
修身如此,可以成德。
宽则得众,裕则有余,
容而翕受,忍则安舒。
接人以礼,怒咎涂除。
——《玉隆集》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者无为而无不为也。
——《南华经.庚桑楚》
▲布施有三等,功德无量,人天得大利益,不可思议: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财。……施身者,常当以身救济一切,囚徒、疾病、水火、刀兵,无量厄中,皆行救护,以其方便,不惜身形……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安稳;忍一句,自是平安。让他三分,岂不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孝父母,修什么道?不遵圣训,读什么书?不惜光阴,创什么业?不敬长辈,教什么 子?不勤耕种,买什么田?不讲道德, 做什么官?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大称小斗,吃什么斋?暗计害人,朝什么神?奸诈虚伪,求什么福?不忠不孝,求什么名?急不相济,算什么亲?困难不扶,交什么友?恃富欺贫之人,不可近他;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说谎扯骗之人,不可信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无德之人,不可请他;时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理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世人说我、笑我、量我、欺我、骂我、打我、
害我、轻我、我该将他何以处之耶?只是宽他、由他、容他、让他、忍他、避他、不惹他,过上几年再看他。行善是福,做恶是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清。赵申桥《邓世良言》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警世通言》
▲人各有心,其心之所不同;贫者欲富,而贱者欲贵。
▲心一纵则积罪如丘山,心一悔则获释如冰雪。
——《(玉皇宝忏》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若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为子孙久长之计。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转祸为福。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孙死为神。
——宋·陈抟《心相篇》
▲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世也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上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公心。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近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慈惠之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惠。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
▲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无辜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言。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面谀贬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至刻骨。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仇莫大于不体入之私,而又苦之;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且又讦之。
▲辱之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处富贵时,要知贫贱者困苦;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者辛酸。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入人私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崇过礼,属下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格言联璧》
▲行殊乎俗,不多僻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
▲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稀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彼!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已。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南华经》
▲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若夫水用舟、沙用暑镻①、泥用车盾、山用木累;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固下为池,非吾所为也。圣人不耻身之贱,恶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也,故常虚而无为,抱朴见素,不与物杂。
①镻(mu),沙地的交通工具。
老子曰: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之民强凌弱、众暴寡、诈者欺愚、勇者侵怯;又为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是以天地四时无不应也,官无隐事、国无遗利,所以衣寒食饥、养老弱、息劳倦,无不以也。
神农形悴、尧瘦癯、舜黧黑、禹肼胝;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传卖、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非以贪禄慕位,将欲事起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四体不勤、思虑不困,于事求赡者,未之有闻也。
——《通玄真经》
将不良心,换个恕心。
将贪污心,换个廉心。
将黑暗心,换个明心。
将刻薄心,换个德心。
将偏僻心,换个正心。
将利欲心,换个义心。
将骗谎心,换个信心。
将暴怒心,换个忍心。
将自私心,换个公心。
将狭小心,换个博心。
将忤逆心,换个孝心。
将争夺心,换个仁心。
将狠毒心,换个慈心。
将迷昧心,换个觉心。
将随便心,换个节心。
将奢用心,换个俭心。
将虚伪心,换个真心。
将异端心,换个礼心。
将高傲心,换个和心。
廿字由心,将心换心。
死去坏心,生来道心。
你心我心,天下归心。
见性明心,万众一心。
——《吕祖廿字换心歌》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和;君子才华,如韫玉藏珠,不可使人易测。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之中,不必绝人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之内,不必绝欲灰心。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心机。
▲风斜而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我之人,则精神自奋。
▲责入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鹗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鹗者,几何人哉?
▲羁锁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面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明·还初道人洪应明《莱根谭》
▲人生于世,如在宝山,种种善缘,皆为宝也。
▲身垢不净,以法水洗之,心垢不净,以法语洗之。
▲赠人以财,不若增人以言,黄金虽贵,用之则穷;善言于心,终身为宝。
▲清心寡欲,以保圣躬;
节财俭用,以固邦本:
听纳忠良,以广言路。
▲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个愈静,性天愈纯。
——((张三丰全集》
▲忠则不欺,孝则不悖。
廉而罔贪,谨而勿失。
修身如此,可以成德。
宽则得众,裕则有余,
容而翕受,忍则安舒。
接人以礼,怒咎涂除。
——《玉隆集》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者无为而无不为也。
——《南华经.庚桑楚》
▲布施有三等,功德无量,人天得大利益,不可思议: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财。……施身者,常当以身救济一切,囚徒、疾病、水火、刀兵,无量厄中,皆行救护,以其方便,不惜身形……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安稳;忍一句,自是平安。让他三分,岂不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孝父母,修什么道?不遵圣训,读什么书?不惜光阴,创什么业?不敬长辈,教什么 子?不勤耕种,买什么田?不讲道德, 做什么官?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大称小斗,吃什么斋?暗计害人,朝什么神?奸诈虚伪,求什么福?不忠不孝,求什么名?急不相济,算什么亲?困难不扶,交什么友?恃富欺贫之人,不可近他;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说谎扯骗之人,不可信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无德之人,不可请他;时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理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世人说我、笑我、量我、欺我、骂我、打我、
害我、轻我、我该将他何以处之耶?只是宽他、由他、容他、让他、忍他、避他、不惹他,过上几年再看他。行善是福,做恶是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清。赵申桥《邓世良言》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警世通言》
▲人各有心,其心之所不同;贫者欲富,而贱者欲贵。
▲心一纵则积罪如丘山,心一悔则获释如冰雪。
——《(玉皇宝忏》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若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为子孙久长之计。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转祸为福。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孙死为神。
——宋·陈抟《心相篇》
▲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世也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上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公心。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近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慈惠之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惠。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
▲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无辜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言。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面谀贬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至刻骨。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仇莫大于不体入之私,而又苦之;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且又讦之。
▲辱之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处富贵时,要知贫贱者困苦;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者辛酸。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入人私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崇过礼,属下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格言联璧》
▲行殊乎俗,不多僻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
▲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稀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彼!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已。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南华经》
▲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若夫水用舟、沙用暑镻①、泥用车盾、山用木累;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固下为池,非吾所为也。圣人不耻身之贱,恶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也,故常虚而无为,抱朴见素,不与物杂。
①镻(mu),沙地的交通工具。
老子曰: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之民强凌弱、众暴寡、诈者欺愚、勇者侵怯;又为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是以天地四时无不应也,官无隐事、国无遗利,所以衣寒食饥、养老弱、息劳倦,无不以也。
神农形悴、尧瘦癯、舜黧黑、禹肼胝;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传卖、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非以贪禄慕位,将欲事起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四体不勤、思虑不困,于事求赡者,未之有闻也。
——《通玄真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