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官场沉浮录:一生曾大起大落
晚年以反毛为业
自1956年去苏联,王明再也没有回国。他去苏联固然是为了治病,但毫无疑问也是为了躲避检查。1960年以前,他一方面养病,一方面写了很多诗歌,有些是赞扬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人民的胜利的,有些是怀念家乡、亲人及战友的。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另外一些诗歌里,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毛泽东的不满。对于国内的政治运动,他做了很多指责。其中一些指责,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这些运动确实搞错了,如他批评的“反右运动”和“三面红旗”等。但他在这些诗中竭尽嘲讽和挖苦之能事,而且把责任归咎于毛泽东一人。从1960年以后,王明写的一些诗则明显地是对毛泽东的攻击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王明写了一系列诗歌和文章,从各个方面反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这个时期王明的“代表作”共三部。一部题为《论中国事件》,1969年3月19日首先刊登在加拿大共产党党报《加拿大论坛报》上,随后由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印成小册子。第二部“代表作”是他于1970年4月借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写的《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一书,继续攻击毛泽东。第三部“代表作”是1971年以来所写的一些文章拼凑成的《中共半世纪与叛徒毛泽东》一书(现代史料编刊社和东方出版社在国内出版时,名字改为《中共五十年》),这可说是他反对毛泽东的“登峰造极”之作。这本书刚编完,王明就于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去世。
还在1968年12月8日,王明便在一首题为《生死斗争》的七律中写道:“坐行都苦睡眠苦,何不飞升到太玄?争取生存为党业,力求述作反毛篇。”由此可见,王明晚年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反对毛泽东身上。
纵观王明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他不到27周岁就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掌握实际大权,但不到一年就离开斗争第一线。33岁时作为共产国际派来的“钦差”回国风光一时,也是不到一年就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失去实权,并在37岁时受到批判,实际上离开中共中央的领导岗位,很快成为左、右倾错误的代表人物受到全党的批判。
王明的一生贯穿了一条线,那就是教条主义。他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著作,但由于坚持教条主义,接连犯了“左”的和右的两次错误,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他的悲剧。
(作者系文史学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