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官场沉浮录:一生曾大起大落
从坚持左倾错误到较早提出一些正确主张
1931年10月18日,王明秘密乘船离开上海,11月7日到达莫斯科,开始就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在共产国际领导机关负责处理中国党的事务。后来他担任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政治书记处书记、书记处候补书记,是中共在共产国际里职务最高的人。
过去很多著作认为,王明到共产国际以后,仍在遥控中共中央,贯彻他的左倾主张。我认为,这只讲了一个方面,说他遥控中共中央,似乎有些夸大。因为莫斯科和上海及中央苏区相隔万里,电讯、交通都十分不便,王明即使要遥控,也鞭长莫及。况且,王明和博古后来也发生了分歧。
由于王明在共产国际工作,能够比较早地了解共产国际及苏联政策的变化,因此,随着苏联对外政策及共产国际主张的转变,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与博古主持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和新的中央政治局发生了分歧。
例如1933年11月30日,王明在《中国苏维埃区域底经济政策》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修改对富农、土地、工商业、劳动政策等方面的左倾错误的意见,指出当时不能从苏区经济中铲除资本主义,而应利用它振兴苏区的经济;不能消灭富农和频繁地重新分配土地,应当保护、发展工商业和允许自由贸易等。这与博古主持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又如1934年8月3日,王明和康生在给中共中央写的一封长信中,对博古主持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中关于粉碎六次“围剿”(这里说的第六次“围剿”,即通常说的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作者注)的斗争“是阻止中国走殖民地道路的斗争”,“是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要扩大百万红军,争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等提法提出了批评,认为中国革命是一种长期性的坚(艰)苦斗争,六次“围剿”不仅不是最后决定中国命运的斗争,并且也不是决定胜负的斗争;把扩大百万红军的口号作为目前实际行动的口号,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像武装、干部、供给等),同时还会发生把地方武装都集中到红军来的现象,因之不能不减弱在敌人后方两翼的广大的游击战争。目前必须首先提出“反日反蒋”的口号。在这口号之下,团结一切有可能参加这个运动的力量,来反对目前革命的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
尽管王明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所犯的左倾错误,他的思想转变并不彻底,但对于他的思想转变和他对博古等人的批评,是应该肯定的。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