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走访状元王容故里 树塔巍巍颂忠良

2013-03-23 09:55:17来源:

打印 字号: T|T

2013-03-23 09:05 来源:湘潭在线 作者:王希台编辑:龚浩敏 状元塔”在湘乡市金石镇是个妇孺皆知的励志丰碑  (记者 廖才文 摄)

 

有着818年树龄的古银杏依然生机勃勃(记者 廖才文 摄)

赵公桥 (记者 廖才文 摄)

 
湘潭在线3月23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王希台 通讯员 王泽荣 李越胜)湘乡古为楚南重镇,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胸怀天下,尚武重文,为国出力,是历代湘乡人的性格特征。
 
在南宋淳熙十年(公元1187年),出生于湘乡金石镇大湖村的王容(字南强)首登皇榜,摘取了状元桂冠。后官至议政大夫礼部侍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湘中地区惟一的一位状元,在王容故乡建起了这座状元塔。
 
时隔800多年,这座古塔依然屹立于湘宁边界。2013年3月18日,我们带着对状元的敬仰之情来到状元故里——湘乡金石镇大湖村,细细追寻状元成长的足迹,感受状元村的传奇色彩。
 

状元种植的白果树
 

行至湘乡金石镇大湖村的莲花屋场,在离公路不远的地方,长着一棵10多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古银杏(俗称白果树),相传为湘乡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南宋末年才子王容亲手所栽,历经818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早春三月,站在这棵古银杏树下,我们只能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满树的新芽告诉我们,它依然是如此的生机勃勃。银杏树的四周用铁栏围住,树上已贴保护牌,湘乡市政府将这棵古银杏列为重点文物,立碑保护。

 古银杏表面上看去,好像是由3棵树组成的,实际上是同一根生发。站在古银杏树前,就像站在一位历史老人面前,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种沉默和沧桑所折射出的力量,那斑驳深刻的树皮纹理,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漫长而又沉重沧桑的岁月。

 关于这棵古银杏,还有许多传奇,传颂得最多的,是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李定忠45年来护树的义举,他也被誉为“古树守护神”。

 因为李定忠数年心血和汗水的浇灌,如今,古银杏高达40米,树围12米,树冠覆盖面积近1亩。附近的村民告诉我们,每当夏夜来临、繁星满天时,老人和小孩都到树下纳凉、聊天,不时还有村民的吹拉弹唱之声在这里响起,飘荡在寂寞山乡的夜里,浸润着山里人的心田。
 

历经沧桑的赵公桥
 

告别古银杏,我们继续前往状元塔,10多分钟车程后,我们抵达了另一古迹——赵公桥。   

 远看赵公桥,桥两端4只石狮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近一看,桥面有点坑洼不平,护栏上的石狮也严重腐蚀,面目已看不清楚,但狮身仍牢固。石狮高0.85米,且朝向各不相同,位置不相对称(因“风水”而定)。

 赵公桥,古时因桥边有一大庙“赵公庙”而得名,据清同治十三年《湘乡县志》记载:“赵公桥,在大湖区,界宁乡,康熙间,张蒂裳等纠建。”

 当天,我们巧遇湘乡市农办的考察人员。湘乡市农办的王勉励告诉我们,赵公桥是清代当地通往宁乡的交通要道,距状元塔约300米。桥为3拱2墩,花岗岩石砌成,桥面正中间由宽0.46米,长0.65米的条石砌成,条石两侧有1.3米宽的卵石路面,桥护栏由0.3米高的条石砌成,桥长21米,宽3.77米。   

 王勉励介绍,如今,赵公桥仍是湘乡、宁乡、湘潭三地的咽喉要道,是附近村民出入和小孩上学的必经之地。她告诉我们,目前古桥承载的交通作用越来越重要,人车通行较多,急待重修。重修和保护古桥,也是附近村民的强烈愿望。

 迈过赵公桥,沿河向下游行走约300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高约15米的塔状建筑,这便是状元塔。

 
饱经风雨的状元塔
 
状元塔前河水潺潺,河岸杨柳依依,塔后桃花争艳,河映塔影,杨柳垂岸,别有一番景致,这是状元塔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状元塔旁,居住着一户普通农家。主人叫罗继时,从1993年开始,就一直住在状元塔旁。关于状元塔历史和状元王容的传奇故事,他都知道一二。

 湘乡县志记载,状元塔与湘乡古文塔均建于南宋年间。塔高15米左右,分5层,塔围约10米,里外两层为麻石砌成,塔心可容一人攀登。

 罗继时介绍,状元塔形为5级6面空心楼阁式花岗石结构,每层开有小门,第二层有额书“湖山保障”,两侧篆刻对联:山有吉星联北斗,名高一甲起南强。虽经历800多年风雨洗礼,但这些字迹依然清晰。“南强”为状元王容的字,距塔1公里处还有地名叫状元坪。

 在塔下,我们围着塔身转了一周,发现2000年8月时,湘乡市政府曾对古塔进行修补,并刻字牌确定为湘乡市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塔身,雄伟挺拔,而塔上部分的缺失,更显得古塔的沧桑。

 罗继时说,解放前,塔顶曾几度遭遇雷电袭击,塔的一面数十块麻石至今不知去向。如今,塔身开裂,当地群众纷纷要求有关部门斥资修缮。

 “小时候,我们经常到状元塔附近玩耍,还爬到塔的3层去过。”家住大湖村45岁的张永恒告诉我们。   

 原湘乡市政协主席、多年从事王容研究的周业贵说:“中国历代的状元人数总计不足500,而像王容这样死后立塔,一直保存至今的却很稀有,这座状元塔算得上是状元化石了,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进行抢救。”

 湘乡市金石镇有关人员告诉我们,状元塔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为切实加强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镇党委、政府已成立状元塔修缮小组,决定今年重修状元塔。
 

后记
 

     状元王容官至议政大夫礼部侍郎,时金兵大军压境,王容多次面呈“御金之策”,被皇帝召见,并当朝痛斥主和派而触怒皇帝,得罪奸佞,被贬谪至绍兴签幕。南宋开禧二年十二月,王容郁郁死去,年仅44岁。

     王容死后,到了理宗皇帝时代,追赠王容为银青光禄大夫待制,并为王容铸一金头厚葬。

  2012年9月,金石镇退休教师章新民根据周业贵先生的《状元魂》改编了一个花鼓戏剧本——《金头记》,此剧本分状元出世、壮怀激烈、打马临安、彗星袭月、怒触奸雄、王师败绩、血溅轩辕、御赐金头八场。目前,此剧本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挖掘湘乡人文历史底蕴,砥砺湘乡人民的进取精神,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