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滔的责商理想
中国网 2012-12-09 02:29 :2012年11月18日,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欧盟高等法院于2012年11月15日下达的判决书,裁定奥康诉欧盟皮鞋案措施涉及的欧盟反倾销法规某些条款的解读是正确的,并推翻了欧盟普通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定。这标志着中国鞋企奥康耗时6年终于赢得了抗辩欧盟反倾销的全胜。
2006年,面对欧盟对华采取的不平等反倾销贸易举措,奥康毅然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中国产业的合法权益。这场官司耗时6年,在5家上诉鞋企一审败诉、其中4家放弃之后,奥康单枪匹马打赢官司,书写了中国鞋企抗辩欧盟反倾销成功第一案,体现了奥康作为民族企业的自信与担当。
同时,在此之前的11月10日,由奥康董事长王振滔创办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刚刚走完了其常设公益项目“爱心接力计划”的2012年最后一站。至此,该计划用5年时间,捐出了2714万元,共计帮助全国各地6050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在王振滔的领导下,奥康,从一个温州永嘉以生产鞋类为主的私营小企业起步,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逐步发展到今天成为浙江省首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制鞋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鞋王。在专注企业发展的同时,王振滔不忘担起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单枪匹马战欧盟、慈善捐款献爱心……王振滔一步一步完成了从“浙商”到“责商”的蜕变。
奥康“三把火”
上世纪80年代,市场化浪潮开始萌动,温州民企更是走在最前列,但也同时遭遇质量危机。在奥康前身永嘉奥林皮鞋厂创办之前的1987年,杭州武林门广场,一场大火将5000多双温州劣质皮鞋付之一炬。随后,上海、南京、武汉、沈阳等几十个大城市的大商场,也相继展开对温州鞋业的一次全面围剿,商家纷纷把温州皮鞋下架销毁。一时间,“温州皮鞋”几乎成为劣质鞋的代名词。
那一年,王振滔刚刚23岁,当时正在武汉推销皮鞋。杭州武林门这把火,点燃了王振滔打造高质量皮鞋的雄心,证明温州人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皮鞋。于是之后,不向命运屈服的王振滔东拼西凑了3万元,创办了永嘉奥林皮鞋厂,开始了民营制鞋业的艰苦跋涉。
虽然企业成立了,好鞋子也做出来了,但是1987年的那把火的负面影响依然没有消除。在早年的创业过程中,王振滔亲自上阵站柜台,听取客户意见,并在国内首创“引厂进店,以销定产”模式。历经短短十年的发展,到1998年2月,奥康获得“中国真皮鞋王”的美誉。如今,奥康品牌连续数届蝉联中国真皮鞋王。那时候,王振滔也在国内市场显露出了中国鞋王的霸气。随着奥康美誉度的越来越高,奥康销售额的不断快速增长,新麻烦接踵而至——大批假奥康、假温州鞋开始充斥市场,温州鞋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次,王振滔亲自点燃了对奥康影响深远的第二把火。1999年,还是在杭州武林门广场,王振滔的这把火让温州鞋获得重生。随后,奥康开始了野心勃勃的“大生产”战略,最终彻底奠定了奥康中国“鞋王”的地位。
于是,奥康的第三把火即将点燃,这一次不再是皮鞋质量的困扰,而是奥康迎来了一系列辉煌的时刻。王振滔成为奥运火炬手,奥康成为北京奥运皮具产品供应商,从奥林到奥运,对奥康而言可谓“圆梦之火”;2012年成功逐鹿资本市场,这意味着奥康正以“中国鞋都第一股”的全新姿态迈入公司发展的一个全新征程。
专业经营谋求转型
2003年初,奥康斥资10亿元在重庆市璧山县兴建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2004年,奥康启动占地约76亩的湖北黄冈商业步行街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2004年10月,奥康国际品牌产业园开业,意大利最大制鞋企业GEOX公司将该园确定为其亚洲生产基地。
2007年5月18日,中国西部鞋都二期工程项目启动。除了32家企业入驻外,重庆奥康大厦、精品展销中心、标准厂房等总计1000余亩、70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也同时开工建设。鞋都二期工程预计1年后投入运营,届时整个“西部鞋都”将拥有100家制鞋企业和1000家鞋材配套经营厂商,年产皮鞋近1亿双,产值逾100亿元,实现劳动就业约5万人。
至此,奥康“大生产”布局基本完成:温州总部生产基地——主攻内销产品生产;西部鞋都奥康生产基地——主攻中低档产品生产,为世界零售巨头代工;国际品牌产业园——主攻高档产品,成为国际品牌的OEM、意大利GEOX呼吸鞋主要生产基地。整个体系呈现出金字塔式的战略布局,形成一个有层次的鞋业大生产体系。为即将进行生产本土化的国际品牌作好了准备。据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产能全部释放,其每年产量还将有大幅提升。
“三把火”和“大生产”之后,奥康已经做好了皮鞋主业,专业化经营可谓成果丰硕。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奥康也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大难题。在王振滔谋划的奥康转型战略当中,有两块至为关键。
“一个是奥康企业大的转型,奥康原来是以鞋业为主,现在想做更多的多元化尝试。第二个是涉足金融领域,在温州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引金融之水,灌实业之体。”王振滔表示,通过温州金改的小额贷款公司,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外,通过奥康的实体经济长大,丰富温州的金融改革。在他眼里,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早在几年前,王振滔就发表了《冬天并不遥远》一文,对未来中国鞋业的产业形势作出判断和分析,主动转型,谋求长远发展。奥康选择在巩固和提升鞋类主业基础上,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效科技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方向十分明显。
企业转型层面,除了多元化试水,奥康更多选择了从研发着手。据奥康内部人士介绍,以“快+时尚”为中心,奥康建立了全球化24小时研发机制,充分利用三大研发中心的优势资源共享研发成果。同时,奥康还计划建立数字化研发基地,所有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从2D到3D的提升,省掉了打样品的环节且是在电脑中进行产品开发,令所有的需求瞬间完成。智能化技术更是当前任何一家优秀企业所无法回避的。奥康选择进一步整合全球供应商资源实现生产全球化,建立国际化生产车间,将员工变为制鞋工程师,整合设备、人员、资源,以“自动化”代替“人工化”。通过整合从制造走向智造,在大大缩短鞋子从车间到卖场时间的同时,提升制鞋品质。
教育与慈善
“三把火”和“大生产”之后,奥康已经做好了皮鞋主业,专业化经营可谓成果丰硕。然而更为可贵的是,奥康在教育与慈善领域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
王振滔曾经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说道:退休后只做两件事,慈善和教育。一直以来,慈善和教育都是王振滔尤为关注的领域,以至于很多人在背后说其因为小时候上学少,导致成功以后总有要做慈善家和教育家的企图。
2007年1月15日由王振滔主导成立了中国鞋行业的第一所企业大学——奥康大学。同时,为支撑职工子女的文化教育事业,激励职工子女尽力晋升文明程度,王振滔慈善基金会于2009年启动了“职工子女教育计划”已经帮助了近百名员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2002年6月,由浙江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牵头,奥康捐赠1000万元设立了奥康大学生专项助学基金,专门帮助浙江省贫困大学生,目前受益该项基金的大学生名额已达1290人。
2007年,王振滔又连同其他10位浙商共同出资1.1亿元成立“浙江青年创业创新基金”,以大学生、企业青工(包括进城务工青年)和农村青年为重点,为其提供由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志愿担任的“一对一”创业指导师,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产业链接式、产品对接式、市场对接式、经验对接式和技术对接式的创业指导。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思维跨越,帮助部分有为青年进行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
11月10日,王振滔慈善基金会2012年“爱心接力计划”珠海站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举行。该校30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领到5000元共计150万元助学金成为“爱心接力手”,同时签订爱心承诺书并集体宣誓:承诺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至少要帮助一名清寒学子。
慈善家和教育家企图的原因背后,是有一年元旦,王振滔去革命老区大别山看望受助学生。然而,与孩子们见面的情景与王振滔想的完全不同。那些受到捐助的孩子心理负担很大,把从奥康得到的帮助当作了施舍。在交谈过程中,有位大一女学生在王振滔一再的鼓励下,终于大胆地说:“这钱能不能算我借你的?我打借条给你,以后会还给你。”
怎样才能让爱心不被认为是施舍,而且能更大范围地、持续性地传播、传承?王振滔思索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受过资助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再帮助一名贫困大学生,把这种爱心直接传递下去。这就是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主导思想——不是把钱施舍给很多人,它更应该体现一种爱心模式:我帮助你,你可以帮助别人,等于把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理念萌芽后,王振滔将其构思成“爱心接力计划”,并以此作为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首个资助项目。至今,项目已成功走过温州、黄冈、贵州、合肥、珠海、呼伦贝尔、济南等25站,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捐资2714万元,帮助6050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如今已经有一批“爱心接力手”毕业参加工作,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当年受资助时的那个爱心承诺,爱心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在2012年的温州站活动上,为了对这种善行表示肯定,同样也是给所有爱心种子树立榜样,基金会举办了“十大爱心使者”评选活动,10名已经加入到爱心传递队伍当中的“爱心接力手”得到了表彰与鼓励。今年,爱心接力计划已经结束,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另一常设公益项目“爱心鞋柜”也将在年底为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棉鞋。
在众人的眼里,王振滔已经从一名企业家变身慈善家和教育家。他本人也表示,将会坚守着慈善信仰,带动奥康、带动更多人用行动构筑慈善大厦,并将继续从事教育。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