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振华等谈常州精神·和德善勤诚

2013-01-25 16:22:34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2012-9-24

摘要: 常州精神要体现“和”“德”“善” 作为佛教界人士,我认为新时期常州精神最好能体现“和”、“德”、“善”三个方面: 第一,和衷共济。“和衷”是一种精神,为共同的事业同心合力共谋发展的精神。“共济”是一种基 ...
.
    常州精神要体现“和”“德”“善”
    作为佛教界人士,我认为新时期常州精神最好能体现“和”、“德”、“善”三个方面:
    第一,和衷共济。“和衷”是一种精神,为共同的事业同心合力共谋发展的精神。“共济”是一种基于智慧和识见的操作,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克服困难,做成大事。城市管理若为大局为民生而“和”,则万事兴;政府和百姓在大是大非和困难面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扶持,则诸事能成。我们佛教界人士满怀爱国情怀,广泛团结佛教徒和在家信众,充分发挥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与党同心,与党同行。
    第二,崇文尚德。佛教自始注重道德,弘扬道德,传承道德,以“道”为纲,以“德”为本,道之通达,德之圆融,是佛教的根本。在我市组织“道德讲堂”的同时,我们佛教界也很早就行动起来,在天宁寺开办了“佛缘大讲堂”,组织了多场有关诚信、信仰、道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对国学、《弟子规》、《三字经》等的学习讲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的传统美德。通过这个途径,为提升社会、完善人格、净化人心、规范言行贡献绵薄之力。
    第三,和睦向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常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宜居城市,是一座慈善之城、爱心之城。天宁寺积极倡导“新六和”精神: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和爱心事业当中,帮贫扶困,常怀感恩之心,引领广大善信常怀向善之心,打造幸福生活,有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情怀。
常州精神应体现“勤诚”精神
    我认为新时代的常州精神应体现“勤诚”二字,勤是勤劳,诚是诚信。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都需要提倡“勤诚”精神,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对人真诚、讲求诚信,才能办好企业、做好人。
    在电脑记事本风行的今天,我依旧保留了看似非常落伍的习惯,总是在自己的口袋里放上一张小字条,这个习惯二十年如一日。“7点半到常州工地检查;11点召开标准化建设会议;龙湖的宅间道铺张很有特色;绿城的立面处理不错……”小纸条所记录的内容,既是备忘录,又是心得簿。每天要做的事记在上面,做完的事打个勾,今日事今日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纸条,不仅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同样记载了新城公司不断成长的点点滴滴。
    房地产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在新城,楼盘建设到了最后验收的阶段,我总要亲临工地检查和验收,而检查项目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标准化。我会拿着标准色谱,对周围的员工说:“你们没发现外墙干挂石材的颜色和标准有差异吗?”大家仔细观察着,感觉色差是存在的,但并不明显。而且当时外墙干挂石材已经全部完工了,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啊。就在大家议论时,我走近房子,举起手中的锤子砸向外墙,立刻,一个深深的锤印留在了已经完工的墙体上。这就是命令:全部返工!成本提高了,工期延迟了,但是制订的标准不能丢!我就是砸也要砸出一个标准化!墙上的锤印,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心坎里。这把质量锤子,也已经被每一个新城员工紧紧握在了自己手里,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里。
    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折射,由此,我认为新时期的常州精神应体现勤诚、敬业、争先、和谐的内涵和特质。
    市工商联主席、新城控股集团董事长 王振华
旅法回国感悟家乡精神
    我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当年赴法国留学的生活费来自于贷款。
    在法国勤工俭学的6年里,我刷过盘子,摘过苹果,当过搬家工人,有过12种不同的打工经历。每周工作60多个小时不说,晚上回家还要坚持学法语。或许,正是我的血液中流淌着常州人勤奋刻苦的特质,才让我乐观面对困境,自强不息。
    从法国综合排名第四的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研究学院毕业后,我选择了回家乡工作。在惊叹家乡巨变的同时,也深切感受着整个城市的朝气蓬勃,自己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年轻一代的常州人,已经逐渐承担起参与建设家园的责任,并传承这种勤勉刻苦的城市精神。崇文尚德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并根植现代,颇具传统特征的道德讲堂处处感染着市民,城市的街头小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文明城市建设的阵营。
    我留学的法国,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勤工俭学的地方,他们怀揣坚定的信念,走上追求理想的道路;家乡常州,不仅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也孕育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执着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如今,“龙城英才计划”引来许多顶尖人才满怀创业的激情和理想落户常州……我想,崇文尚德、勤勉刻苦的家乡还是孕育理想的热土。 致公党市委海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市侨联文化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投资副总监 姚中彬
 好学尚德敢闯敢创
    ———谈刘国钧与常州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何谓“常州精神”?或许,我们可以从民国时期常州著名实业家、民建常州地方组织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的创业经历中去找寻。
    好学。为了解决大纶机器织布厂技术难题,刘国钧到上海怡和纱厂偷学技术差点被抓;乔装商人,东渡日本学习纺织厂工序而身份被揭穿。刘国钧两次“偷艺”的经历正是常州精神之“好学”的真实写照。常州市通过宣传终身教育理念,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在全市营造“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因学习而受人尊重”等氛围。“龙城讲坛”风风火火,“道德讲堂”遍地开花。“谈学习、在学习、悟学习、评学习”的氛围已在常州初步形成。整个常州城的“精气神”十足。
    尚德。抗战爆发时,许多银行在清理欠贷时拟定了归本无息结账或折扣归还的规定,但刘国钧执意全部归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先难而后获,要看将来。” “季子故里,诚信常州”,是龙城的一张响亮名片。2009年,常州在全市推广开设“道德讲堂”,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受众超百万人次。常州人的道德风范和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好展现。“常人尚德”的城市印象更加鲜明。
    敢闯。1901年,15岁的刘国钧向别人借了10块银元,随邻居到奔牛闯荡。在创业过程中,遭受过封建势力、外资、军阀官僚和地痞恶棍的欺压,亲身经受着创业的艰苦、守业的艰辛。今天,常州新的城市形象应该怎样再塑?“苏锡常”还是“苏锡无常”?21世纪是“只争朝夕”的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常州,需要鼓足更大勇气、振作起加倍的精神,才能再度崛起,走在时代前列。
    敢创。刘国钧先生敢于创业,更致力于创新。在技术和设备上,刘国钧总是努力使大成公司站在最前沿。常州是科技部批复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市委书记阎立日前在常州市科技创新大会强调,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全市的大事,全市上下要勇于创造、敢于攀登,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市长姚晓东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主动作为,创先争优,勇当率先发展的标杆。
    常州既有“龙城”之名,就应有“龙头”之实。我们认为,“好学、尚德、敢闯、敢创”在刘国钧先生身上熠熠生辉,更是“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的深化与延伸。
    民建市委副主委、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 雷卫宁
 同心思想与常州精神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揭示了统一战线成员鲜明的价值追求。市委书记阎立提出的“抢抓机遇、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岗位争先的进取精神,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应该是对常州精神的经典概括。要使常州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承,离不开党外人士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融入,只有携手同行铸真情,才能风雨同舟创辉煌。
    常州的统战成员中有的是白手起家、坚韧不拔、奋力开拓、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企业家;有的是心系群众、关爱民生、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国家工作人员;有的是主动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把个人命运融入祖国的发展建设之中,在自身专业领域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拥有较高造诣、骄人业绩的知识精英。他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同心”思想引领下的成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常州精神激励下的奇迹。
    今天我们讨论常州精神,引申到统战领域,就是要以“同心”思想为主线,凝心聚力,真正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践行“同心”思想的同时拓展常州精神,在弘扬常州精神的同时丰富“同心”思想,也使“同心”思想和常州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常州工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陈勇(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