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文化人的企业家王忠义
作者:罗巡 晓辉
难忘的一次采访
2008年4月26日的上午,驱车去采访,车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花草扑面而过,虽近初夏,却仍然透着春天的气息。一会儿,小车来到了长乐营前新国际建材公司大门口,一眼望去被厂区的景物迷住了,只见十几尊古今名人塑像竖立在春天的绿草坪间,其中让记者印像最深的是孔子、关公、林则徐等雕塑,如果记者没有告诉读者,这些完美杰作是出于一个农民企业家之手,可能你们都以为是出自艺术大师之手。那么这些雕塑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记者今天要采访的主人公,既是文化人又是企业家的王忠义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艺术家、企业家,和爱国商人。
为了采访王忠义先生,记者用了三个月时间进行联系,春节前好不容易打通电话,他家里人告诉记者,他刚回到福建又去新加坡了,春节后会回来。经过辗转反复的几次的联系,记者在四月的一个上午,终于联系上了王忠义先生,王先生爽快地答应了采访,并约定第二天在他在国内投资的新国际新型建材公司见面。
王忠义印象记
记者在新国际新型建材公司厂区刚把雕塑拍摄完,王忠义先生便亲自驾着奔驰轿车赶回自己公司。一下车,一个中年男子便过来和我握手:“对不起,对不起,刚好堵车,让你们久等了。”记者便猜出他是王忠义先生。果不出其然,他就是王忠义先生。
给记者的印象,他高大的个子,白白净净的皮肤,谈笑风生的言语,这分明是一个文化人、大学教授,哪像个农民企业家,但他就是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企业家王忠义。
旅居新加坡的王忠义先生毕业于北大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是福建省首个国家注册建筑师、古建筑专家,也是改革开放第一个冲出国门的民营企业家。王忠义先生于1952年9月出生福建省长乐潭头镇王家村,这个村据记者考证是开闽王王审知的后裔,传到王先生这代已有二十几世。开闽王王审知是唐末人,祖籍河南光州固始,为了平叛,同他哥哥王潮带着陈、林、郑、黄等十八部将来到闽地(今福建),平叛结束后,唐朝皇帝封王审知为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封为闽王,统领福建全省,王审知忠于中央政府,积极振兴闽地文化经济,有人让他独立,做闽国皇帝,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宁当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王审知为了福建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王氏后裔约为十几万人现已遍布福建和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忠义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年是开闽王王审知入闽1200周年,王忠义先生说他正在忙于修建王氏宗祠以纪念其先祖,作为此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我们的话题便从保护古文化建筑开始。
震动新加坡的发现
记者问王忠义先生,你是怎么接受新加坡总统纳丹的接见,并被授予新加坡总统和政府URA奖章?他说,这个事情要由他修建新加坡古文化建筑代表天福宫谈起。1999年他带领70多名古建筑艺匠修复天福宫时,偶然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光绪皇帝亲笔御书,这个御书就是置放在新加坡天福宫御赐匾额,由光绪皇帝亲自题写“波靖南溟”,并在专家的见证下得到证实。该匾是1907年光绪皇帝御赐的。
中国历代皇帝对妈祖褒奖册封不足为奇,对海外如“天福宫”妈祖褒封之例尚属罕见。天福宫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福建会馆热心和正确保护下得到完整的保存。1973年,新加坡政府宪法宣布“天福宫”为重点古迹保护单位,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视。
这个光绪皇帝亲笔御书的发现,使王忠义的名字传遍了新加坡和世界各地。新加坡总统纳丹闻讯亲自到天福宫看望王忠义先生及艺匠,感谢中国古建筑专家保护了新加坡的传统文化。因为这个牌匾的发现,公开揭示了160多年的秘密,为东南亚保存最完整的皇帝御宝,现这御宝存于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因此,王忠义先生不仅获得新加坡政府奖,还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殊荣。
王忠义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古文化建筑
王忠义先生祖辈三代从事古建筑文物保护行业。他从小好学上进,吃苦耐劳,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受父辈传统思想影响和艺术熏陶,立志继承父业。为提高技艺和理论水平,拜中国古建筑文物泰斗罗哲文教授为师,1987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他踏出国门考察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现国外许多古文物建筑年久失修,面临毁灭的地步,为拯救文化遗产,更好的开拓海外空间,他毅然在新加坡创业,先后成立了“新加波东艺建筑设计工程公司”、“新加坡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在马来西亚成立了“帝益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东艺古建筑设计工程公司”。1997年又在新加坡成立了“世界文化与艺术发展中心”,这些都是为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性机构,有古建筑勘察、文物考证、复古保护、艺术雕塑、工程监理和技术培训等一整套完整技术功能。王忠义的公司并大量输出中国传统材料,派遣中国专家和技师至世界各地,为祖国、为民族争了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所在国的文物保护起了很大的重要作用,使中华文化艺术在世界各国再现昔日风采。如新加坡海滨公园由“东艺古建筑设计公司”负责设计的中国历史名人“雕像”,使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群体雕塑;光明山“普觉寺万佛塔”的一万尊佛像,是世界上最多的雕刻群。还有马来西亚的“柔佛古庙”、“天公坛”、“善才宫”等等;巴西的“观音寺”;泰国的“中国城”、“大观园”;澳门的“观音庙”等等,均受到各国人民的赞扬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新加坡总统纳丹、总理吴作栋和有关部门、马来西亚科学工艺与环境保护部长刘贤镇、槟州文化与艺术行政议员纪碧真、澳门原议会主席马斯华等国家与地区领导人都为这些文化艺术工程剪彩并予以高度评价。
海外游子心系桑梓
王忠义为在海外的中国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伴随着荣誉,他的事业开始走向巅峰。从1987年在新加坡开掘第一桶金开始,王忠义的事业越滚越大,成为身家亿元的海外华侨,但他毅然把资金投回祖国进行古建筑文化研究和建设,从1985年投资1000多万创办福建省第一家从事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机构“福建东方艺术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起,后又创办了“福建古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聘请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集民间名师巧匠组成一支全国且多功能具有丰富经营的技术队伍,拯救修复了一百多项古建筑文物项目,在国内引起极大的影响和推动。1998年在家乡长乐投资五千万创办了“福建新国际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如多功能防火隔音轻质隔墙板、屋面板、仿古构件。以新型材料代替木、泥、石,达到防火、防潮、防虫、防老化的古建筑构件;节省大量资源和造价,业为拯救和维护我国古建筑文化遗产事业的一项创新项目。截止到目前为止,王忠义先生在国内投资超过上亿元人民币。
心系天下的企业家
王忠义先生不仅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在取得事业辉煌时也不忘记报效社会,他热心于公益事业,他是长乐旅外乡亲联谊会会长,福州市首任私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他带领旅外闽籍企业家共同回来报效祖国,并为企业家们排忧解难,共同繁荣家乡经济文化。
由于他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选为中国国际管理科学院院士、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民间文化艺术分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中华古建筑研究会研究员等社会职务,他的事迹已载入《中国专家辞典》、《中国优秀领导人才大典》、《中华王氏通鉴》,并于2007年入选《共和国功勋谱》。
王忠义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理事
链接:我国古建筑专家王忠义先生
王忠义,男,1952年9月出生,福建长乐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中国国际管理科学院院士、世界杰出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博士、中国国学院专家、中国首届国家注册建筑师、研究员、国际专家。系首位在海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的中国古建筑专家。
王先生系新加坡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席、马来西亚建造行古建筑文物保护高级顾问、太平洋历史学会民间文化艺术分会副会长、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会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福州市人代表,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市首届私营企业协会会长、私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长乐市人民政府古建筑文物保护高级顾问、长乐市旅外乡亲联谊会会长、长乐市政协委员、长乐市侨联名誉主席。并担任新加坡东艺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董事长、新加坡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帝益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东艺古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董事长、福建古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福建东方艺术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新国际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评上“中国古建筑专家”并载入《中国专家辞典》,200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章,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奖章、新加坡“设计师协会”奖章,同年评上“中国优秀领导人才”并载入《中国优秀人才大典》。2005年评上“中华百名管理创新杰出人物”。2006年授予“世界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才金奖”。2007年授予“世界杰出华人”称号,事迹已载入“世界杰出华人风采录”,并评为“共和国主流开拓者”称号,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金质奖章,事迹载入《共和国功勋谱》大型丛书,并授予“国际杰出专家”和荣获“紫荆花终生成就奖”,同年荣膺“世界优秀人物”,“共和国名人”称号,其事迹收录在世界大规模的人物典籍《世界人物辞海》,被授予“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企业家”,并誉为“中华杰出英模时代创新典范”已载入《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2008年被收录大型国际辞典系列《世界名人录》和《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10年被评为“中国首届全国诗画大师成就奖”并授予“中国诗书画大师”称号,同年荣获“中国文艺泰斗终身成就奖”和“中国文艺泰斗”称号。发表的论文,曾再次获得全国论文比赛“特等奖”,一次“一等奖”,并参选国际优秀新学术创新论坛荣获“国际金奖”,载入《国际优秀科学系列科文库》。
王忠义先生于1985年注资一千多万创建“福建东方艺术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聘请全国著名古建筑文物泰斗罗哲文等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并罗集民间名师巧匠,组成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队伍,系福建省首家从事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的国家二级企业,并创办首家“福建古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拯救修复一百多项古建筑文物项目,在国内引起极大影响的推动。为了更好拓展海外空间,让东方艺术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在各国得到更好的保存,于1995在新加坡成立“东艺建筑设计工程公司”,“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在马来西亚成立“帝益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东艺古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这些都是以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性机构,以设计勘察、文物考证、复原保护、工程维修、艺术雕塑、工程监理、技术培训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功能,并大量输出中国传统材料,派遣中国专家和质量至世界各地,并在各国举办古建筑文物保护技术讲习及培训机构,培养造就新一代专业技术人才,协助所在国正确保护中华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起了重要作用。为祖国、为民族争了光,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世界各国再现昔日风采。如新加坡滨海公园“中国历史名人“雕塑,是当今世界最高的群体雕塑;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万佛塔”的一万尊佛像,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雕塑群;新加坡的“天福宫”在海外是最受中国朝廷重视而褒封的中国神庙,曾密存光绪皇帝亲笔御书,于1999年被王忠义发现,一张价值连城的文物,王忠义不为巨财而贪念,怀着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民族大义,以一个古建筑文物保护者的神圣责任感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公开揭示了这160多年的秘密,献存于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成为东南亚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中国皇帝御宝,也为东南亚立下了传播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万代经典。王忠义此举到海内外各族人民的高度赞扬,也荣膺新加坡总统及政府的奖励。由于天福宫成功的修复,王忠义在200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优秀奖章,新加坡政府的多项佳奖。十多年来王忠义在东南亚曾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总理吴作栋和有关部长,马来西亚科学工艺与环境部长刘贤镇,槟州文化与艺术行政议员纪碧真,澳门原议会主席马斯华等国家领导人均为王忠义的作品和文化艺术工程剪彩给予高度评价,还经常应邀各国的技术讲座会并发表论文,在各国享有盛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