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究通讯双月刊5(1)

2013-01-24 15:33:55来源:中华金寨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9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 族素质的提高就就不可实现现真正的现代化。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介绍了文史研究馆60年发展情况。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和国务院参事代表戴逸、汤一介、冯骥才、刘梦溪先后发言,就文化发展、文史工作等提出意见和议。在听取发言后,温家宝首先代表国务院向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各地文史研究馆的馆员以及从事文史研究馆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温家宝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只有当全世界都公认中华文化真正繁荣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
        温家宝强调,文史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总结提炼民族文化历史的精华,古为今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古知今、熔古铸今,开辟新的未来。文史研究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尊重规律,兼容并包。要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创作更多的精神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温家宝强调,中央文史研究馆要继承和发扬“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优良传统。敬老崇文就是要弘扬人伦礼义、提倡尊贤尚德,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存史资政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一条重要经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是为了开辟未来。
        温家宝充分肯定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各地文史研究馆所取得的成绩。他说,60年来,文史研究馆大力支持和鼓励各位馆员积极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办好文史研究馆,更好地发挥馆员的作用。他对文史研究馆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国是咨询、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在推进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三是自觉承担起博采众长、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四是继续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金寨燕子河王氏文化联谊会参会代表合影

 金寨燕子河王氏文化联谊会会议纪要

       2011年8月20日,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究会在燕子河镇街道召开了王氏宗亲代表联谊会。会议由本会理事、燕子河镇退休干部王维民召集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燕子河镇、长岭乡有关王氏宗亲代表共11人,本会理事长王宣国、常务理事王守江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王维民先生代表燕子河片区王氏宗亲,对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山清水秀的燕子河参加联谊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对研究会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接着,介绍了燕子河片区王氏宗族分布情况和各支派宗谱续修概况,要求与会代表团结一致,加强合作,按照研究会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和寻根联祖活动。
       王宣国理事长代表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究会,向组织、召集本次会议的王维民、王荣胜先生表示感谢,向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和有关王氏宗亲表示亲切的慰问。接着,王宣国向代表介绍了全国王氏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究会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近期活动情况。并对本地区的王氏文化研究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针对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环境因素,大家要打破王氏支派的界限,加强本地区王氏宗亲的团结、交流与合作,经常开展纵向和横向联谊活动,提倡天下王姓是一家的思想理念;二、注意、研究本地区的王氏文化现象,挖掘、保护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特别是对古祠堂、古墓地、古建筑和文学艺术遗产、历代谱牒,要积极抢救和保护;三、目前,各地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寻根热潮,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积极投入寻根联祖活动,认真清理各个支派的上源世系传承关系,逐步解决断世系、掉房分、断头谱、祖宗张冠李戴等历史遗留问题。在寻根联祖活动中要克服等、靠、望的思想,主动参与,形成互动。四、积极开展王氏文化研究队伍的组织建设,搞好本片区的宣传发动工作,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掀起王氏文化研究活动的高潮;五、向大家宣传,全国正在编修《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为了使各支派的世系传承与大成总谱接轨,各支派必须理清自己的上源世系,争取早日向总谱局提供本宗一世祖以上的世系渊源资料。
       在讨论中,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王氏文化研究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寻根联祖活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大事,原来大家想搞这件事,但没有头绪,现在有了组织,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引起思想重视。 
       燕子河镇龙马村王道金先生说:“我们非常盼望研究会的领导来我地开展调研活动,我家弟兄三个近20人口。解放前,父辈由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迁到金寨张畈,我们对上源传承一点也摸不着头脑。看到别人家修谱、讲家族,自己非常痛心。为此,我于2002年到老家平舆县杨舖村寻根,找到王化峰老人,他找了两本旧谱给我,但上面没有我的上源记载。由于当地不重视家族文化,也没有找到我们的总流源,让我感到失望。殷切希望研究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我寻到自己的根。”
       长岭乡永福村的王继先、王继武等,是湖北罗田县大河岸三世祖王韶的后裔,在燕子河、长岭王氏中是一个大宗。王继先先生说,他们的一世祖上源也存在断代问题,三世祖王韶有十三个儿子,目前只找到四个儿子的后裔。因此,寻根联祖工作非常重要。
       长岭乡永福村村委主任王永军,原居麻埠流波撞,建响洪甸水库时迁移长岭乡,对自己的上源不清楚,迫切希望与自己的宗亲联系。
       会上,大家发言积极,说出了各自内心的感受,一致希望这样的活动应该经常开展,有三位宗亲当场申请参加本研究会,成为研究会会员。下午,我们共同来到长岭乡永福村王继先家,考察了永福寺王氏宗祠,并对永福寺王氏第五、六、七修宗谱中王韶的上下源世系进行了考证。下午五点,大家紧张而又有序的结束了一天的联谊活动。         (本刊编辑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