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听兰赴闽东调研考察记——福安共商大计

2013-01-24 15:35:57来源:中华王氏网王听兰

打印 字号: T|T

    为了《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中的《开闽王氏大总谱》的启动汇编,我们特赴作为宁德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的福安市,福安市的王审知研究会暨长溪王氏文化协会(福安在历史上曾名为“长溪”)的王柏树会长已经多次邀请前往共商大计。
    当我们6日上午,从霞浦乘快客大约一小时到达福安市汽车站后,王柏树会长亲自到车站迎接,领我们到研究会办公地点——韩城王氏宗祠。该宗祠既是城关的韩城王氏宗祠,又是正在扩建的福安太原王氏总祠(现韩城王氏宗祠前一片民居曾是福安太原王氏宗祠所有,现经与市政府协商,已批准重归长溪王氏文化协会的王氏宗祠所有,正在规划复建。)
    在宗祠内会见了常务副会长王柳容(曾任市计生委主任、市纪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王钤、林电玉,秘书长王干增,副会长王增金,常务理事王品光、王增进、王玉主等研究会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查阅了学会保存的有关谱牒。他们介绍了福安王氏的组成,主要是王文光(王彦复)后裔,还有赤岸王氏务琨后裔,以及部分的闽王后裔等。我们展示了本会最近编制的《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分发了第3期《中华王氏文化报》,进行了亲切地交流座谈,其中最主要的议题是如何筹备整个开闽王氏总谱的汇编事宜,当务之急是要组建编委班子。双方认真磋商,王柏树会长表示经与省有关协会磋商后再行具体安排。寿宁县的王奕福(我会第四十一批会员)也应邀前来参加座谈,并表示愿意参与闽王总谱的编撰工作。
    当日下午,他们为我们复印了有关重要谱牒资料,并安排我们会见了一位闽浙交界地区有些名气的民间家谱研究者——王忠芳先生。他从1986年开始研究王氏家谱,去北京、山西、山东等地反复寻访查谱,历尽磨难,走上了民间修谱之路,他最主要的成果是编撰了《太原王氏大宗谱》(又名连环谱),并且参与了“赤岸史绩纪念堂”的建设工作。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了许多坎坷,现在已经66岁了,没有退休工资,还得亲自做五金加工活维持生活。他也曾发誓再不涉足民间修谱了,一般不再接待寻根或研究家谱的人士。这次经王树柏会长和秦溪村村长王玉主的引荐和介绍,终于出来热情地会见我们。我们在村委办公室相见并座谈,他精神振作,笑容满面,与我们亲切交谈,当听到我们要编撰全国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时,毫不犹豫地将他编撰的《太原王氏大宗谱》奉献给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村长王玉主作东,在酒店招待我们共进晚餐,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相互表示今后加强联系、努力合作。
    就在这一天,福安的许多王氏宗亲们本着对我们研究中心的信任,对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热情支持,主动要求加入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现场办理了入会手续并办理了会员证。他们是王柳容、王玉主、林田玉、王泽逢、王增金、王增进、王品光、王定国、王钤、王奶基。
    次日(4月7日),根据福安王氏安排,我们去宁德濂坑村(闽王后裔)查谱调研。我们在福隆宾馆与前来送别的王柏树会长等福安宗亲告别后,从福安车站出发经约一小时高速快客路程到达濂坑村。该村村志编委会成员:王如贤、王致赞、王和铅、王中兰、王致江等在村委办公室热情地接待我们。经过介绍,我们认为到该村来查谱调研确实是很有意义。该村的全名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畬族乡濂坑村,是闽东第一大村,虽然该村有6000多人(本村现有3700多人,在外工作的有2300多人)就其数量上不一定能作第一,但有意义的是王姓人口纯度最高,几乎全部是王姓,其余十个姓总共只有100人左右。其次,全村王姓人都是王审知后裔,且是同一个始迁祖,即都是王审知十七世孙王进的后裔。
    王审知到进公的世系为:1审知——2延政——3继勋——4俭——5传烈——6永宗——7嗣康——8继生——9处道——10鑑——11沂——12朴——13克信——?——14籙——15显发——16子郎——17进。以上世系基本清楚,仅13世与14世之间据谱载和史料对照,脱漏约有120年,当进一步查证。
    濂坑王氏宗亲们热情地在饭店招待我们中餐,并派车送我们到宁德车站,我们便开始赴福建的门户——福鼎市调研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