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年谱(一)
王审知一至二十岁
唐懿宗咸通三年壬午(公元八六二年)王审知一岁
王审知生於河南省固始县。有兄弟三人,长兄潮字信臣 次兄审邽(《五国故事》作审邽,又有碑文作审邦)字次都。据记载,审知兄弟祖籍琅琊,秦将王翦三十四代孙,高祖晔,唐德宗贞元中(公元七八五年至八零五年),为固始令(钱昱《忠懿王庙碑》云光州定城宰),民爱其仁,留之因家焉。钱昱碑文云:曾祖友,赠光禄卿,祖父蕴玉,赠秘书少监,父恁累赠太尉、光州刺史。自五代祖晔以来,碑文对审知家世虽未免以渲染,或因审知而受荫封爵。但是,据史家考载,审知父亲恁,虽然业,而是『颇为赀显』的一个家庭。(《新五代史》闽世家、《资治通鉴》、《十国春秋》、《十国志》、钱昱《重修忠懿王庙碑》、张文宝《琅琊郡王王审知神道碑》)等。
钱昱《忠懿王庙碑》云:审知於后唐庄宗(礼存勖)同光三年十二月薨於正寝,享年六十有四。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十闽一,太祖世家:同光三年十二月辛未卒,年六十四岁。各史书所载皆同,按此推算,王审知是生於咸通三年,因同光三年(岁次乙酉)十二月,应是公元九二六年一月,去六十四年前,故是公元八六二年,是年是咸通三年岁次壬午。
新旧《五代史》都说:审知字『信通』,长兄潮字『信臣』,次兄审邦字『次都』,钱昱《忠懿王庙碑》云:公名审知,字祥卿,由次兄审邦字次都看来,未必硬要以『信』字为取字号行第,按文义,『潮』与『信』义相通,『知』与『通』『详』二字亦相通,故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开闽忠懿王族谱》(又名《琅琊家乘》,是裱业本。在附录中,有另文介绍该谱)像传(三二页)亦云:公讳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但是,该谱卄七页像传云:公讳潮,字信宗,卄九页像传云:公讳审邦,字信臣,又字次都,把王潮的字号『信臣』,说成审邦的字号,今此二人别号应从史书所载为准。又有把审邽记作审邦,显然误字,不过从『次都』的『都』字文义来着想,说审知次兄名审邦,亦有道理之处,因『臣』『都』与『邦』义通。
是年,唐懿宗(李凗)二十岁,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癸亥生,咸通十四年(公元八七三年)癸已,秋七月崩,寿三十一岁。是年,懿宗太子僖宗(李儇),年一岁,懿宗咸通三年壬午(公元八六二年)生,文德元年戊申(公元八八八年)三月癸卯崩,寿二十七岁,僖宗弟昭宗(李晔),少僖宗五岁,晚审知五年后生。
是年,朱温十一岁。朱温与五代时期十国之吴王杨渥字行密,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鏐同年岁。朱温到五十六岁时,即昭宣帝天祐四年(公元九零九年)纂李唐政权,建大梁国。
《旧五代史》卷一梁太祖(朱温)本纪云:朱温以唐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岁在壬申,十月二十一日夜,生於砀山午沟里,《资治通鉴》卷二五四云:温少孤贫,与兄昱、存,随母王氏,依籍县刘崇家,崇数笞辱之,崇母独怜之,戒家人曰:朱三(温小名,因排行次第三故也)非常人也,汝曹善遇之。
《十国春秋》卷七七吴越一,武肃王世家上云:武肃王姓钱名鏐字异美,杭州临安人也(后改安国县),唐大中六年二月十有六日,生於邑临水里。父宽,祖庙。
《新五代史》卷六六楚世家,《十国春秋》卷六七楚一武穆王世家略云: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池(《三楚新录》云:殷上蔡人;《资治通鉴》云:扶沟人),自云伏波之后,长…兴三年(公元九三零年,岁在庚寅)十一月已巳卒或作薨,年七十九。按此推算,是生於大中六年。《九国志》亦云:殷以大中六年岁在壬申生。
《十国春秋》卷一吴一太祖世家云:天祐二年(公元九零五年)十一月庚辰吴王杨行密薨,年五十四,谥曰,忠武,武义(公元九一九至九二零年,吴王杨隆演年号,即后梁贞明五年至六年)初,改谥曰:孝武王。按《旧五代史》杨行密传云:天祐三年卒,沈颜《忠武王神道碑》、殷文圭《忠武王墓志》、《威王(杨渥)墓志》皆云:天祐三年丙寅
是年,前蜀高祖王建十六岁。
荆南(南平)武信王高季兴五岁。
吴(齐王)徐温(南唐徐知诰养父生)生,年一岁。
《十国春秋》卷三五前蜀一高祖本纪上云:高祖姓王名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也,为人隆眉广额,龙睛虎眼,机略群勇出於流辈,先世故为饼师,建少年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及壮,先为忠武军卒,后为杨复光八都兵都头。复光死,忠武军将鹿宴宏率八都兵。西迎僖宗於蜀,中和三年(公元八八三年)十二月,宴宏至兴元,逐节度使牛蕞,自称留后,以建等领历州刺史,…明年,建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各率一都赴行庄,僖宗得之大喜,以属十军容田孜令。孜令养建等为假子,赐与巨万,拜诸卫将军,号随驾五都…(光启)二年(公元八八六年)春三月,…命建遥领壁州刺史,故事将师器遥领州镇者,实自建为始云。卷三六前蜀二高祖本纪下云:(蜀)光天元年(公元九一八年)六月,帝(指王建)复病痢痛楚,曰坐锦囊中、壬寅…殂,时闽贞明四年也(公元九一八年)。…在位十二年,年七十有二。《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等书亦云:贞明四年六月卒,年七十二。是年,岁在戊寅,七十一年前,岁在丁卯,合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生。即早审知十五年生。
同书卷一百荆南武信王世家云:武信王姓高名季兴,字贻孙,陕卅峡石人。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讳,更今名。…乾贞二年(是吴杨薄年号,即后唐天成三年,公元九二八年)…十二月…丙辰(是月壬寅朔,丙辰是十五日)王薨,年七十一。但《唐明宗实录》载:天成三年十一月壬午,房知温奏高季兴卒。比十二月壬寅早一旬时间,据荆南翰林学士陶毂《武信王神道碑》与《渤海行年记》(因后梁乾化三年八月封季呙为渤海王)皆云:
《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杨传云:吴顺义七年(即吴乾贞元年,后唐天成二年,公元九二九年),大丞相徐温,率吴文武上表,劝薄即皇帝位,薄未许,而温病,十月温卒。同书徐温传云:温病卒,年六十六,追封齐王,谥曰:忠武。据此,徐温是生於咸通三年,与王审知同年生。
是年,福建象骨(雪峰)山雪峰寺,禅宗十一世(代)高僧义存(号真觉大师),年四十一岁。在此十三年前,即二十八岁时(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受戒於幽州宝刹寺。
义存门徒僧师备(宗一禅师),是时,二十八岁,在审知出生前一年,入福州芙蓉山出家(见《宗一禅师塔志》碑头等)。
义存门徒僧慧棱(起觉大师),是时,九岁。唐大中八年(公元八五四年),生於杭州叟官孙氏家。在此后四年,在苏州通玄寺出家(《福建通志》高僧传、《长庆寿志》、《雪峰志》、《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书。)
义存门徒僧神宴,年未详。
义存门徒、禅宗五派之一云门宗始祖僧文偃,年未详。
义存徒曾孙、师备徒孙、桂璨徒子,禅宗五派之一法眼宗始祖僧文益,后唐二十三年(光启元年,公元八八五年)生。时义存已六十四岁,师备已五十一岁(以上具见《福建通志》高僧传、《雪峰志》、《五灯会元》、《十国春秋》及福州《鼓山志》、《金陵志》、《福州府志》、《广东通志》、《宋高僧传》等书。)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云(用年谱参注):大师号义存、长庆二年壬寅(公元八二二年)生於泉州南安曾氏…九岁(太和四年)请出家业而未即,十二岁(太和七年)
陈云程《闽中摭闻》卷一云:芙蓉山别麓,有洞曰云洞,洞口可丈许,纡回十余里,游人篝火束炬以入,乍广乍隘,绀雨时滴,阴气逼人,火色青闪,内有五代曾义存(曾俗姓),所辟开山堂,石床、石鼓、石盆犹存,过此莫穷其源矣。
王审知入闽后,对福建地区佛教的兴盛,是有巨大关系,而佛教中禅宗在福建的发展。是始於义存,故在这里,便把审知与义存的密切关系,预先做一个契子。义存及其门徒,正因为得到当时南方各所在割据势力的支持,所以,在五代十国时期,所形成的禅门(南宗)五派中,雪峰系就占有:云门宗、法眼宗两派(请看《禅宗五派简略图谱》与《雪峰义存法派简略嗣谱》)。
——待续——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