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再说盛湖第一姓王氏

2013-01-24 14:42:51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最近《吴江日报》刊载了拙作《盛湖第一姓——王氏家族的历史贡献》,文章发表后不久,北京网友仲聿修先生给我指出了文章的不足,盛泽王氏始祖并不是王朝臣,而是南宋时首迁盛泽的王复。此事我自然知道,但苦于其间脱节了好几代人,且无资料加以证明,而自王朝臣以下,通过《盛湖志》和《盛湖诗萃》、《盛湖续诗萃》,这一盛泽名门望族的历史脉络基本清晰,所以这样写也是无奈之举。仲先生闻听此言后,竟给我发来了《王壬泽履历》一十四页文字,并附言“资源共享”,这真使我喜出望外。

    通过这份《王壬泽履历》,首先解决了我最关心,而且长期悬而未决的疑窦:盛泽王氏话雨楼自王濂始创,但是,王濂以上的承续不明。鉴于《盛湖诗萃》中注明王尚仁、尚义为五世(王鲲以上)伯祖,而1645年被清兵杀害的王上寿却未注明这种称谓,故误以为话雨楼之王家乃上寿一脉传承,然也无其它历史信息可资佐证。现在此疑惑竟在我毫不注意的另一人——王国佐名下解开;

    “名满江南话雨楼,墙东三世擅风流”。沈云的诗句曾给我等历史文化爱好者和收藏爱好者们带来过无穷遐想,然这话雨楼的历史地理位置却一直无从考证,《盛湖志》中云:“在敦仁里”。然而我在查寻敦仁里王宅时发现,新开弄底通敦仁里的王宅并非话雨楼之王氏,后又一度推测是其东邻的一片老火烧白场,后又核实,那里是1935年毁于火的敦澄小学。直到2010年我得到新开弄底王氏(盛泽最后一位进士王文毓府邸,原新联厂职工王云翔之祖)家族简谱,确认与话雨楼之王氏完全不是一脉。经此抽丝剥茧式的排除法,已可确认它的位置是在敦仁里,但要在更东的位置,也就是现在邮电局以北,而且背枕斜桥河了。有鉴於此,决定在撰写明清鼎革之际王上寿的专文前,补上一文,以飨读者。

    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曾出现一股来大陆寻祖寻根的热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许多家谱的重新发现,大陆上对家族文化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展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皆是由当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家族创造积累所形成,研究家族历史文化,犹如掌握了一把开启这一宝库的大门,在经历了一场文化浩劫、无数历史资料被毁灭的今天,要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王姓是盛泽数一数二的大姓,在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并有巨大建树,我相信今天的王姓后人也都怀有一颗“唯桑与梓、必恭敬止”的心,寻根究源、了解自己祖先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贡献和他们的社会作用,也应该是王氏后人的共同心愿。有鉴于此,决定向全社会公开我所掌握的所有王姓资料以及历年对王氏家族研究所形成的文字,以祈有更多的人参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萧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