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的书房--名人书斋

王者为尊仁者贤,尧天舜日志耽研。
藏文典籍如烟海,学境无涯继有船。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数较多、历史较长的民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藏学,是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学科。藏学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著名藏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尧则是藏学翘楚,驰名中外。
11月20日,记者来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宿舍,拜会这位海内外闻名的藏学家。教授住12层,因房子刚刚装修,大部分汉藏书籍没有搬过来,书柜中只有一些常用的工具书、文史书、专业书等,刚刚出版的5卷本《王尧藏学研究文集》也在上面摆放着。
第一册《藏文碑刻录》,第二册《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第三册《吐蕃简牍综录》,第四册《汉藏文化考述》,第五册《藏传佛教考述》。记者手捧沉甸甸的藏学研究成果,看出老人毕生致力于藏学研究的心血。“藏族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卷帙浩繁,内容广博,对我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老人对藏学研究情有独钟,对藏学的未来也充满希望。他说他在前不久参加中央文史馆和国务院参事室联合举办的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时,也表达了上述建议。
教授还深情回忆了他追随恩师于道泉先生学习藏语、藏文、藏学的情景。于道泉先生是中国现代藏学的开山祖师。受恩师的影响,王教授投身藏学研究一下子就60年。教授欣慰的是,几年前为恩师编著出版了《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以慰恩师在天之灵。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王尧藏学研究文集》面世,也向恩师、向藏学研究事业、向人民交了合格的答卷。
记者得悉,2008年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50余人欢聚一堂,喜庆先生八十大寿。“亲传”弟子中许多成为知名藏学家,为人师表、乃至于成为领军人物;“再传”弟子一众硕、博士生中,也多有崭露头角。为此出版了《贤者新宴——王尧先生八秩华诞藏学论文集》,王教授今天也很欣慰。
祝王尧先生长寿,祝藏学研究事业永恒。
王尧 1928年生,江苏涟水人。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系藏语专业。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编委,德国波恩大学《藏文历史文献》专刊编委。
王先生对藏文化有长期的观察和宏通的识见。50余年来,他结合田野工作和教学实践,撰写10余部专著及百余篇论文,主编多部藏学研究丛刊,在藏语的分期和方言划分、古藏文文献的整理和译释、汉藏文化的双向交流轨迹、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藏族民间文学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将吐蕃时期三大藏文文献(敦煌写卷、金石铭刻、简牍文字)引入西藏古史研究,对吐蕃史、中亚史及相关领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先生担任海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以不知疲倦的热忱投身于学术文化交流。他是最早活跃在国际藏学舞台的中国学者,而且是连续参加第3-10届国际藏学会的享有国际声誉的藏学家。
本报记者 潘衍习摄影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