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华谱牒的新纪元
家谱是人人都可参与、与人人都有关的家族史料,现在许多人都把家谱视为家族文化的载体,把家谱作为传家宝。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历史文献比得上家谱对人的重视,它以传统伦理为旨归,超越政治分歧,不论贫富,每人入谱的权利相同,人有一善堪记绝不遗漏,传诸后世成为美谈。
谱牒资源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藏之于民,它是分散于某家某户的私藏;一部分藏之于公,来源于民间的家谱通过种种途径流入了图书馆,它呈集中式收藏,且安全有保障。在馆藏历史文献中,家谱可谓后起之秀。随着民间恢复修谱,到图书馆查阅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家谱历史价值的认识也愈来愈高,这也促成图书馆把家谱列为重点藏书。在收藏保护家谱资料方面,图书馆有巨大的专业优势。
南师大家谱GIS以各姓各支的家谱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支撑,以数字方式存储、分析、呈现家谱多媒体载体中所蕴含的时空和非时空信息,建构可视化的时空网络,将各姓家谱所表示的传承关系、空间关系变得清晰易懂,进而将中华民族所有家谱进行整合,形成整个华夏民族的家谱GIS,进一步挖掘家庭传承与发展的驱动,达到保护家谱、利用家谱、发展家谱,再现华夏5000年文明历史的目的。家谱GIS的构建、推广与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化大工程,需要国内外有志于家谱文化建设和研究人士的全方位合作与支持,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搭建数据与应用平台。
中華大族譜工程是由中華大族譜協會倡導,以弘揚中華譜牒文化、為海內外華夏子孫能在網上尋根問祖服務為宗旨,以實現中華民族“萬姓歸宗”為目標,以互聯網為工作平臺,以大型分怖式資料庫為依託;採用最新的Cloud computing理念與技術,解決浩大的資訊採集整合管理和使用,按國際標準又適應傳統國情設計的跨世紀的系統工程。
师大的家谱GIS与大族谱PGV的技术整合,将开创中华谱牒的新纪元,这将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化网络建谱。余于筹备会期间聆听了闾国年教授和林伯工先生对未来的展望,非常令人振奋,这个整合后的大平台,它是具有即保护各家各户族谱原始风貌,又利于科学研究的家谱平台。两家先把架构搭建起来,把标准制定出来,然后联合一切有志于谱牒文化研究与建设的单位与个人,共同来完成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特别要有图书馆的参与。在本届会议上我们将邀请一部分图书馆与会,其目的就是联合。各个图书馆可以作为当地的家谱GIS分中心,用统一的标准建庫,通过网络实现家谱资源共享。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