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俭(附弟王逊)

2013-01-23 23:05:59来源:山东省情网

打印 字号: T|T

      王剑 附弟王逊

      王俭(452—489年),字仲宝,南朝齐大臣、目录学家。祖父王昙首仕宋为右光禄大夫;父王僧绰仕宋为吏部尚书。王俭出生第二年,其父因参与宋文帝刘义隆谋废太子刘劭事,被刘劭弑文帝自立后所杀,他由叔父王僧虔抚养。王俭少袭父爵豫宁县侯。丹阳尹袁粲向宋明帝刘谈及王俭幼年好读书,手不释卷,宋明帝即选他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他18岁入仕途,为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后废帝刘昱凶残无道,王俭为避祸,要求出任地方官,补义兴太守。宋顺帝即位,他被召回,先后任黄门郎、 吏部郎。昇明二年(478年)萧道成为太尉,引用王俭为太尉右长史,转左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王俭见萧道成很有作为,全力相佐。次年萧道成封齐公,以王俭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这年四月宋顺帝禅位于萧道成,举行登基大典时的一切礼仪诏策,皆由王俭制订。改封为南昌县公。建元二年(480年) 改任尚书左仆射。是年,齐高帝萧道成想拆掉宋明帝所建的豪华紫极殿,以其材建宣阳门。王俭和叔父王僧虔及褚渊等连名上表谏阻,得到采纳。宋时,京城建康皇宫的外城为竹篱,设有六门, 萧道成听取朝臣建议, 欲改筑成城墙,王俭又谏止这种无故浪费的工程。萧道成曾高兴地说:“《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今亦天为我生俭也。”
       建元四年三月,萧道成去世,齐武帝萧赜按照高帝遗诏,以王俭为侍中、尚书令、镇军将军。永明三年(485年) ,领国子祭酒。齐武帝以本朝国学已建立,诏令撤销宋时建立的国子学总明观,并令于王俭宅开学士馆,尽以总明馆所藏之书充王俭家。王俭崇尚儒学,少时就爱好《礼》和《春秋》,对晋宋以来朝仪国典无不谙熟,当朝理事,决断如流。他家常宾客满席,士林馆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风纪仪容整齐,一时朝野慕之。王俭曾说:“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这是他的自喻。永明六年,王俭以本官任开府仪同三司。次年去世,时年38岁。追赠太尉,谥曰文宪公。
       王俭“自幼及长, 述作不倦” 。20岁左右,即上表求勘古籍,依西汉刘歆的《七略》体例,撰成《今书七志》40卷,内容分为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七部分,附佛经录和道经录。《图谱》 突破了刘歆收书不收图的旧例。接着,又撰成《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4卷。这两部著作收集了宋以前的大部分书目,是中国目录学的早期重要著作。他年轻时撰成的《古今丧服集记》,也有一定
价值。
       王俭有文集60卷(据《旧唐书·经籍志》),与《古今丧服集记》均散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王文宪集》。《玉函山房辑佚书》存其《丧服古今集记》和《礼义答问》一卷。王俭文笔流畅,用典不僻,善于说理,以情动人。仅从现存史籍、碑文中见到的奏章、碑文,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如《谏高帝停建宣阳门表》、《悼褚渊碑文》等。《全齐文》存其赋、诏、表、议等文53篇。其诗现存8首, 其中《春诗二首》就很有韵味,:“兰花已匝苑,萍开欲半池。轻风摇杂花,细雨乱丛枝。 “风光承露照, 雾色点晖。青荑结翠藻,黄色弄春色。”清人王夫之在《古诗市评论》中称此乃“为绝句元声”的佳作。王俭亦精于谱学,唐刘知几《史通书志》称他和梁人王僧孺为谱学“江左两王”。
       王俭洁身自守。  一生不贪财物,不近女色,“惟以经国为务”。其生活清淡,从不奢侈,连上朝所用“车服尘素”,也都是旧了洗洗补补接着用。死后,家无遗财,只留下“手笔典笺”而已。有二子:长子王骞、次子王暕。
       王俭弟王逊,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为丹阳丞。建元初(479年),为晋陵太守,有怨言,被中丞陆澄举奏,徙永嘉郡,道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