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发现汉代王莽时期墓群

2012年12月06日05:34 来源:齐鲁晚报 章丘发现汉代古墓群,出土了铜镜、陶罐等50多件文物。
出土的“大泉五十”铜钱。
12月5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通报了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一考古工地的发掘成果,在为期约一个月的发掘中,不仅发现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而且出土文字清晰的“王莽币”,证实该墓或为少有的有文字证据的王莽时期墓葬群。
几亩地范围
发现15座汉墓
这片古墓群位于于家埠村一电力施工工地内,自11月份起,文物部门配合建设项目,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几亩地的范围内,密集地深埋着15座汉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科科长郭俊峰介绍,15座汉墓中有3种墓葬形式,分别为土坑竖穴墓、砖室墓、土坑砖椁墓。
“我们没想到这个地方能出现成片的汉代墓葬,本地资料上也没有记载。”郭俊峰说,该墓群与章丘危山汉墓相距不到3公里,据此推测,当年附近应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城镇或者聚落。
遗骨姿势蹊跷
疑遭盗墓
记者注意到,在汉墓群东部南、北两个墓穴中出土了古人遗骨。令人吃惊的是,遗骨姿势扭曲,暗示曾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生。
其中,靠南侧墓室的西北角,两具遗骨均呈头下脚上状、四肢骨骼混在一起。郭俊峰说,我国汉代社会盗墓成风,民间素有“十墓九空”之说,这种怪异情形似乎说明,墓主在下葬不久即遭盗墓,盗墓贼将其从墓穴中吊出,撸掉随身首饰后,又头朝下扔于墓室内,两千余年后保留下这种怪异姿势。
出土“大泉五十”
证明王莽时期墓
此次章丘于家埠汉墓中出土汉代时期随葬品50多件,有陶罐、1大3小4面铜镜、青铜质地带钩以及一些当代铜钱等。其中1面铜镜正面历经两千余年的侵蚀,仍光可鉴人。
有几个墓均出土有一种“大泉五十”的铜钱。考古人员说,“泉”在古代有通“钱”一说,这些铜钱为该墓群建造时间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段。据考证,“大泉五十”由史上著名的“外戚篡权”主人公王莽制作。几个墓室均出土一样规制的“大泉五十”,显示墓葬就是建于王莽新朝时期。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