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名片·三槐堂

三槐堂起源于北宋名相王旦之父王祜,史载,王祜,北宋时官至知制诰、兵部侍郎,人皆以为是宰辅之材,但因正直敢言,使宰相之职擦肩而过。王祜壮志未酬、心有不甘,手植三槐于庭,并预言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30年后,次子王旦果然登上相位,且连续任职11年。其后,王氏族中贤人辈出,名满朝野,王家厅堂遂以“三槐堂”命名,王氏老家莘县祖居地也被定名为“群贤堡”。史书记载,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不过,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一代名人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先后与王氏后人交好,苏轼撰写的《三槐堂铭》成为千古范文。《宋史》中有11位三槐族人的传记。在莘县旧志中,“王堂槐影”和“郊外名坟”也一直是莘县八景之一。
三槐堂“忠信仁厚”的家风和“清廉严谨”的官风,形成了千百年来“三槐文化”的精髓,。近几年,散居各地的三槐王氏后裔不断有人前来寻根问祖。莘县为此成立了三槐文化研究会,后改名为莘县三槐堂协会,会员遍及全国及海外,人数达100余名。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