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山与王审知
岩立
银城东北12公里处的北辰山,因“高拱北极”而名,俗称北山。北山自然景观奇特,嶙峋的巨石形成天然的龙泉洞、仙姑洞。其中仙姑洞由于有了八仙过此栖身的传说,因而周遭的景物也都有了“仙气”。如供祀伏羲仙帝的寺岩叫“仙宫”,而那些号为“仙牛”、“仙轿”、“仙鹦哥”的巨石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朱熹到此登游也有“仙苑”留题。朱熹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莅任同安县主簿,他游过同安境内的鸿渐山、香山、文山、莲花山、文圃山、金榜山、太文山(在金门),而北辰山白然不会错过。他曾率领同僚谒奠北山,留下了《与诸同僚约奠北山》的诗作,描写了“疏林泛朝景,翠岭含云烟。祠殿何沈邃,古木郁苍然”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解带憩精庐,尊酌且留连。纵谈遗名迹,烦虑绝拘牵”的欢忭心情。朱熹的四传弟子、隐居小嶝不肯仕元的邱葵也慕名到此游玩并赋写《北山》、《北山闻钟亭》诗篇,吟其“晓来草不自澄鲜,不到山中又五年”诗句,可以看出他不止一次来游北山。从宋代文人的纪游诗中,我们可以窥视到850多年前北山那些“四时烟雨姿态异”的自然风光。
十二龙潭为北山著名的自然景观,乃牛岭山泉流瀑长期冲击峡谷注成十二个形态各异的水潭而名。这条一千多米长的峡谷虽然落差不大,但它清泉悦耳,让人有“仙苑”幻觉,因而“北山龙潭”于2000年9月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列入“厦门十二名景”。
十二龙潭又是一处古代预测天气的气象站。古人相信天,靠天吃饭,遇到天旱,不是抬佛乞雨,便到龙潭祈雨,因而十二龙潭留有明清地方官员祈雨的遗迹。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 春大旱,同安知县谭维鼎(号瓶台)率员到十二龙潭祈雨,凑巧天公作美,“澍雨迭沛,四郊沾足,岁乃大丰”。于是邑人李春芳(号东明,任过潮州令)、刘存业(御史刘存德弟,任过应天府经历)便在第七潭石矶上横镌“瓶台霖雨”四个大字,并在横书下面镌刻李、刘三首直题行草七言绝句,颂扬谭侯为民祈雨的功德。李春芳(即东明道人)二首绝句,其一是:绝巘凌空鸟道回,大夫何事直飞来?空空一祷苏民望,鼓腹含饎乐只哉。其二:百丈龙潭千丈山,为云为雨泽民间。谁言此地无龙卧?大夫到此便飞还。刘存业(即敬斋道人)诗刻是:碧水澄潭漾太清,忽闻雷雨杂歌声。山灵未必知天意,自是贤侯格至诚。诗歌旨在歌功颂德,但也反映了“百丈龙潭”的自然风光。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同安知县张荃又仿谭侯之举,也到此祈雨并在同一石面下端横题“膏泽下民”四字。这些明清的祈雨题刻连同旁边朱熹的“仙苑”摩崖石刻,丰富了十二龙潭的文化内涵,因而被同安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北辰山最丰厚的文化内涵还是“闽王文化”。在十二龙潭南麓有忠惠庙,也叫广利庙,因主祀闽王王审知(860—925)而俗称“王公宫”。据载,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寿州(今安徽)崛起一支以王绪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军占领寿、光二州,家住光州固始县的“王家三龙”(即审潮、审邽、审知)前往投军,王审潮被委以军正。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王审潮率二州兵民五千多人随王绪由江西南康进入福建,先后攻陷汀州、漳州。由于屠夫出身的王绪心胸狭窄,猜忌滥杀,当大军由漳浦途次南安时,王审潮与刘行全密谋“兵变”,派人埋伏于现在的同安与南安交界的北山密林修竹中,将王绪擒囚,众推王审潮为义军领袖。乾宁二年(895年),王审知率军攻陷福州,建、汀二州也举籍听命,各地群起响应,闽疆尽归王氏。王审潮卒后,王审知继任福建观察处置使。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朱温封为闽王。在他执政治闽的二十九年中,福建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千家灯火读书夜,万里桑麻商旅途”的升平景象,被誉为“开闽第一”,宋太祖御赐“八闽人祖”匾额褒其文治武功。闽王裔孙也以“开闽第一”为堂号,并以黄、红、黑三种颜色写于灯上作为区别审潮、审邽、审知派裔的标志。同安北辰山的“王公宫”及“王公墓”(即王审知的衣冠冢)正是纪念王审知入闽经过北山擒囚王绪,义释陈岩,拜剑立主的遗迹。“王公宫”始建于五代,最初当是纪念王审知的生祠,后来由于历代加封,故有“广利庙”、“忠惠庙”等庙称。王公宫代有兴废,清初金门信女郑氏捐金复建并镌碑记事:“雍正癸卯年(1723年),浯洲(金门)沙美乡张门郑氏喜舍重建北山岩中殿,并塑忠惠王圣像及文武判官,丁未年(1727年)再舍重建前殿”,可见当时庙宇为三进建筑。现在保存于庙前的《重建广利庙》碑记,从中可以看出280年前重建广利庙,承传“闽王文化”的概况。
北辰山由于具有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98年8月被列为福建风景名胜区,形成厦门市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民俗采风、宗教朝圣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在12.2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内,景点不断延伸,设施日臻完善。1997年修建了牌楼式山门,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撰句,新加坡教授王秀南(闽王三十一世孙)书写的门联“闽王建闽八方善信同参忠惠庙,龙漈飞龙四面游人咸乐北辰山”,提挈了景区的两大亮点。2004年又开辟了占地30亩的文化广场,12米高的闽王石雕塑像屹立其中,深化了“闽王文化”的内涵。每年除了农历二月十二纪念闽王圣诞盛大的民俗庙会和八月初八朝拜八仙的活动外,还举办了厦门市民俗文化旅游节。去年种植的110亩三角梅(厦门市花),也将迎来厦门市三角梅文化节旅游盛会。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