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天之谜

“洞天”是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阳明洞天是道教的十大洞天之一,在会稽山区的宛委山。由于明代王阳明在此修学,后人以为这个名称来自王阳明,像广西南宁青秀山的阳明洞,就因王阳明而命名。然而宛委山的阳明洞天早在唐代就已有了,白居易有诗《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诗中“洞穴何因凿,星槎谁与刳。石凹仙药臼,峰峭佛香炉”之句写的就是宛委山的阳明洞天。宋人陈起也有《谒阳明洞天》诗:“羁游何事复来东,岂是三生太史公。舞鹤台空丹蜕井,见龙坛古瑞名宫。石帆酒甕遗秦迹,玉简金书■禹功。万壑松风秋愈壮,直将幽意问穹隆。”同样是宛委山间的阳明洞天。所以应该是明代的王守仁将“阳明洞天”的“阳明”作为自己的别号,而不是后人以王阳明的名字命名了阳明洞天。
《越中杂识》谓:“阳明洞天在龙瑞宫旁,是一巨石,中罅。道家第十洞天也。”宛委山中,在贺知章《龙瑞宫记》刻石旁确有一“中罅”的巨石,即一般被认为曾藏金简玉书的禹穴。“巨石”约两人高,宽不足十米,“中罅”之“罅”不能将手臂伸入。如果这就是阳明洞天,那么它不是山洞,而是一块岩石?虽是道家的“神仙”,难道会在石头上相聚?或是聚集在不到一掌宽的缝罅内?
贺知章书《龙瑞宫记》中有云:“洞天第十,本名天帝阳明紫府,一真仙会处。”康熙《会稽县志》载:“龙瑞宫,在宛委山下,其旁为阳明洞天。”白居易诗云“洞穴因何凿”。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序》写道:“洞曰阳明,群仙所栖。”照此看这里应是有山洞的。明代徐渭《阳明洞》:“阳明洞天小,名为道流芳。马融今别去,传经冷石房。”诗中的“石房”也应是指山洞。据朱关甫先生的《绍兴宗教》一书记载,上世纪30年代,这里山洪暴发冲开泥层,出现一个山洞,里面有石室,陈石几、石凳,壁有龛,还刻有“古阳明洞”四字。如此一个重要的山洞,如今能开发吗?
人物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生于明朝中期,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王守仁雕像
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关于阳明洞天“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被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唐代司马承祯编集的《天地宫府图》中,定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都是实指的。“阳明”在道教中指东方青帝,即太阳神。阳明洞天在会稽山区的宛委山,故又称会稽洞天或宛委洞天,在“三十六小洞天”中居十位。另外若耶溪在“七十二福地”中居十七位。由于明代王阳明曾在此修学悟道,因此后人误以为这个名称来自王阳明,其实阳明洞天早就有了,唐时奉道教创始人老子为始祖,便在全国大兴道教,会稽山成了道教的活动中心和胜地
探访传说中的阳明洞天,有点惊奇,有点遗憾《很多人不知道王阳明是谁》后续:继王阳明旧居伯府和墓地后,记者一行又探访了传说中的阳明洞天,有点惊奇,有点遗憾——7月3日,继王阳明旧居伯府和墓地之后,记者一行又探访了传说中为王阳明读书处的阳明洞天。按照同行者的话说,此行“收获不小”,但遗憾也不少。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洞天原迹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四周景色荒凉。当天上午,我们沿着百鸟乐园边上的石阶小路上山。后来证明,选择这条路线是明智的:清凉,平整,曲径通幽。正是这条弯弯的山路,带我们来到了薛壁居——山上一处纪念薛仁贵的小寺庙,下山时又路遇一座留有精美石刻的无名大墓和一块远看形似佛头的巨大崖石……“这个可能就是宋王十朋在《会稽赋》中提到‘高数十丈’的‘阳明大佛头’。”随行的绍兴文史研究者那秋生说。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完成翻越,来到了目的地——位于宛委山南麓的阳明洞天。但我们先找到的是其下面一个路口的两块指示牌,木制,倒伏地上,开始腐烂。上面写着“葛仙翁炼丹处”和“龙瑞宫记摩崖石刻”字样,暗示阳明洞天就在不远处。“本来这个路口也有一块指示牌,写的就是‘王阳明读书处’。”市区一家企业负责人、阳明心学爱好者金亦伟曾在附近工作过三年,空闲时经常来此登临凭吊。但眼下的情景,还是让他感到了陌生,“变化有点大”。最终是一块镌有“贺知章《龙瑞宫记》摩崖刻石”字样的省级文保单位纪念碑,帮我们排净了心中疑虑。而惊奇随之产生——原来阳明洞天,就是一块倾斜的岩石跟地面形成的天然空地,又处于山之南,自然可以避风遮雨
龙瑞宫就是阳明洞
阳明洞天
阳明洞前这块平地被认为是王阳明搭建草舍的地方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