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家谱时续接世系的问题有哪些
(一)找
凡例修订好以后,就要开始续接世系,而续接世系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当中,也会碰到很多问题。根据在实际修谱中所碰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续接世系首先要根据老谱的记载寻找族人,在找的过程中碰到同姓氏的人,要甄别是否为本族子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清楚他们所属祠堂,如果能够确定祠堂,那就基本上能够确定为本族子孙,然后再从老谱上查找世系。一般农村都是同姓人一个村庄居住的,但是现在一个村庄里,也有同姓不同族的人居住。这些姓氏所属各自然村,有的都连片很近,有的是前后村庄,各同姓族人也都各有混居,所以在调查摸底的时候,首先一定要问清楚各自所属祠堂,以便进行排除。所以如果祠堂问不清楚,那么就只能根据他所提供的祖宗名字,进行逐一排查是否为本族子孙。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续接世系一定要知道老谱最后一次重修的年份,这样才能判断多大年龄的人,已经修进老谱了。如果年龄不到,那么一般来讲就不太可能进谱,除非是特殊情况。寻找的这个过程中,最好是本地熟悉情况的人,或者能找个领路人,这样找的时候不至于受到很大阻力,人与人之间防备心理就没有这么强了。如果完全不认识的去上门寻找,很多时候现在的人就怕上当受骗,即便你想解释家谱是怎么回事,别人也不愿意听,再加上你还要问人家姓名,家庭成员等属于隐私的信息,一般是不会愿意告诉别人的。所以往往功倍事半,效果很差。如果有认识的人带路,反之则事半功倍,进展神速。
(二)接
二是世系接上去的时候,如果旁边有兄弟、堂兄弟房头人的名字,这种基本上是不会错的,如果单独一个人的,最好有两代人的名字,这样不至于接错世系。因为这么大的家族当中,同名的人肯定会出现,加上过去农村取名相似度高,所以千万不要搞错。还有接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同音不同字的名字,还有小名、乳名、字、号,这种名字出现如果与谱中不一样的,但是按照兄弟、堂兄弟名字都对照无误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不会错了。旧时修谱采访时,由于当时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名字随便写,或者是通过别人转诉,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出现音同字不同的情况。即便现在修谱采编,也会出现音同字不同的现象,年轻人大多数不在家,家里老人口述,于是填写采集表时写了同音字。续接世系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在世不在世,只要他是本族姓氏的子孙,都是要采录进谱的。这就出现一种兄弟多出来的情况,比如你的先辈中,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很早去世了,先辈们平常又未提起过,于是就会出现祖父明明三兄弟,老谱中出现四兄弟了,这种情况修谱时会多次碰到。还有娶配氏,姓氏不同的问题,有的人娶了第一个妻子去世以后,又娶了第二房,甚至第三房妻子,但是后代子孙不知道,认为他祖母不姓这个姓氏,实际上是他祖父早娶已亡的妻子。当然老谱在编写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兄弟排行长幼出现了错误,这也是正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续接世系就是要从最后几本世系当中去找,而这个接的过程中,有的人明明是确定是本祠子孙,但在正谱里就是翻找不到其先祖的名讳,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螟蛉派”和“补遗”,所谓“螟蛉”就是异姓人,属于领养的子孙,一般不会编入正谱。而补遗就是指当正谱已经刊印编修完成,而后才寻找到遗漏的族人,往往只能添在最后一册,称作补遗,等到下次修谱的时候,再刊入正谱。所以在此笔者建议续修新谱时在分发老谱各支派资料的同时,务必将“螟蛉派”和“补遗”资料多印几份,以便各支查找。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也会出现同一个村坊,同一个祠堂,两对兄弟出现同样的名字,但是不同支派房头、不同的世次的人,这类情况接错了,所以要特别仔细。
(三)采编
当找到族人接上世系以后,就要开始采编信息,采编信息在过去的老谱当中,有的很简单,就是姓名,某某人儿子,妻子姓氏,子女情况,生卒年份,居住地,墓葬情况写的都很简单。现在续修新谱若有条件,要尽可能的把各支族人信息详细采编,主要就是人物关系,配偶、父子、父女、兄弟长幼秩序,个人生卒年月日时、学历、职业、奖赠等,要根据凡例要求严格采编。比如现在有公历、农历之分,采编的时候要问清楚、写明确。对于社会上有名望的人,都要特别注明,比如烈士、抗日未归的国军,主要指抽壮丁参加国民党的这批人,没有回来的也要注明。比如民国时期一些德高望重的族人,现在有的企业老板,在社会上做慈善的、为家乡办实事的,包括社会各界的著名人士,学历特别高的,就读于名校的,这些都要特别写明,以便主笔人员采编入宗贤录。有的事迹不清楚的,可以提供线索,让主笔人员进行收集。然而这些都不是采编中最棘手的问题,世系采编中有五个主要问题会碰到:
首先是关于女儿进入世系的问题,当今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女儿。而古代家谱,即便是近现代民国家谱,也很少将女儿作为后嗣来延续世次写入家谱的,绝大多数家谱仅仅是在父亲小传中写到生女儿几人,能写嫁到哪里嫁给某某,这已经是很开明的家谱了。但是现在续修新的家谱,关于女儿入世次的问题,也要跟上时代形势,所以女儿世系也一定要尽量采编完整,否则会引起异论的。但要明确的是女儿世系采编的内容,可以详细到女儿的子女、丈夫为止,但是世次延续只有到女儿为止的。也就是说女儿的子女与配偶情况,只能写在女儿的世系小传内,其子女世次是不能够再往下延续的。除非是上门入赘的女婿,并且子女随母姓。可是这里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女儿与女婿同姓,意味着女儿的子女为本族姓氏,那么如果有人要求给外孙、外孙女延续世次,那就如同一个“法律漏洞”,就是常说的“法律空子”,这样的情况可以给他延续,但是也要注明随母姓。从现在新修的家谱来看,还是有很多家族新谱,女儿情况只写在父亲小传后,这就不能体现女儿也是后代的说法,从现在社会背景来看,很多女儿都很优秀,有的高学历,有的职务都很高,成就也很高,所以女儿写入世次,是无可厚非的。从古代家谱编修的情况来看,女儿的配偶与子女姓名入谱的也并非没有先例。所以现在续修新谱,女儿入谱是必然的。但是将女儿写入世次,也应该有一个界限,毕竟我们的老谱内,女儿是不能入世次的。一般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后比较合适,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很大一部分人,家里女儿多的六七个,少的两三个,有的既有儿子好几个,又女儿好几个,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来衡量。总而言之,要尊重只有生女儿的族人,所谓“敦宗睦族”,要以团结家族为修谱目标。
第二是“螟蛉”,也就是家谱中说的异姓人,不是本族的子孙,是本族人领养或者收养的。这部分人一般的老谱,大多数是单独另设一栏叫卷外或者附录,意思把他们编在正谱之外。但也有家谱不论是否为“螟蛉”,统一修入正谱的,这类谱往往本身整个家族就是“螟蛉”。这类家谱创修时间晚,当家谱创修的时候,家族本身子孙人数反而少,甚至整个家族都是“螟蛉子”,因此才会允许他们进入正谱,否则谱不成谱了。而大多数家谱,要把“螟蛉子”修在卷外,这是因为在古代,异姓人没有财产继承权,还有法律上也是不允许随便收养的。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有收养与继承两种法律,同时在继承法当中特别写明“收养子女同样享有养父母财产继承权”,所以我们续修家谱一定要紧跟时代背景。同时“螟蛉”二字是寄生虫的意思,指异姓人是寄生在本家族,这是带有歧视的叫法,所以实在是不适合当代社会背景了。有的家族的做法是取消外卷“螟蛉”一栏,把原谱中“螟蛉”子孙,全部按照原谱世系收养者房派列入正谱,但是在领养者与被领养者两者关系上,依旧在小传中进行注明。比如老谱中写着原来的姓氏,依旧给他注明,但被领养者的子孙,按照其他子孙一样,同样按房派、按世次依次排列。对于采编新领养的孩子,特别要向养父母说明。比如某人子女是领养的,他自己在采编的时候不肯说明,而采编人员或者旁观者都是明确知道的,那就要对领养父母要说明,世系照旧采编,但是要写明是养子女,本来姓氏是否需要写明,则尊重领养父母本意。如果他认为这是隐私,不愿意写明领养关系,那就要对他说明,世系采编只能到他本人为止,领养子女就不能进入家谱,否则续修家谱失去本身意义了。有的家谱还涉及一个世系图,如果螟蛉派进入了正谱,也就意味着也要进入世系图,这里就有一个难题,就是世系图的线应该是红线,如果螟蛉派进入世系图了,至少其中一段就是要用蓝线,以示血统区别。本族子孙若送给他人做养子女的,务必在其父小传下注明所送某地某某人为养子女,日后如果有志归宗认祖,以后修谱者便于稽查。
第三是离婚的情况,这种情况分为多种。因为当今社会崇尚婚姻自由,有的族人离婚现象绝不会是个别人,如果离婚夫妻没有子女的,他本人不愿意把离婚的事实写入家谱,那就尊重他本人意见。如果前妻生有子女,即便他本人再怎么不愿意写明前妻姓名,至少前妻的姓氏要写明,包括哪个子女是前妻生的。因为老谱中也有出现几任妻子,但是子女又有好几个,到底谁是谁生的,也搞不清楚了,所以一定要写清楚。如果离婚时子女判给了母亲,并且随母改姓而去,也要在其父亲小传下注明随母而去,改某姓居住某地,今后如果归宗认祖,便于稽查。如果是本族女子与配偶离婚,其子女随母而归,且随母改姓的,也可列世次在其母名之下,但要注明随母姓,以后若归宗认祖而去了,也可以削除其名。这种是明显离异后又再婚的,那都属于是正常婚姻。有一种情况,子孙妻室不明的,在外与人同居但又没结婚,这种情况就是要采编人员最好是问清楚他本人。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农村里常说的“先生”,就是有的人妻子嫁过来的时候,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然后周围群众都会谣传,某人孩子不是亲生的,这种情况下修谱人是没办法去证明他是不是亲生的,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不用提起了,因为修谱始终是为了团结,或许人家是自己婚前生育了。还有二婚时妻子带来的孩子,现在姓了继父,这样的情况就以养子身份处理,但要注明是随母带来的。
第四是本族男丁出赘,去做了上门女婿及再婚拜进等情况如何入谱。这种情况也有点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第一种比如本族男丁做了别姓的上门女婿,如果他的孩子已经跟了别姓,那么世系采编就到他本人为止,如入赘某地某姓某某为夫,在其小传中也可以写到子女比如生某姓某某,但不可以再传世次,因为他的子女已经不姓本族了。第二种情况就是虽然去某地某姓人家做了上门女婿,但是他的子女依旧是跟父亲姓的,那就按照实际情况入谱,写不写上门女婿也无所谓了。第三种情况,因为族大丁繁,地域广大,加上族脉不清的情况下,本族男丁做了本族人的上门女婿,而且世次颠倒。这种情况下生出来的子女,必然是本族姓氏,按照传统说法“乱亲不乱族”,应该是接在祖父世次以下。但是外祖父一家若不同意,因为本身其父就是上门女婿,如果要求接在外祖父世次以下。这种情况下为了团结家族、和睦家庭,世系采编人员应该遵照他们家庭的意愿为主,主笔人员千万不要以乱亲不乱族私自处置。另外再婚拜进的情况也分为两种,男子原配妻子亡故后,再娶的妻子一般称为继室,我们俗称“填房”,那么男主人不幸去世,妻子为了守住家业,招夫入赘进门,俗称“拜进”,这个拜进的男子又称为“孵床郎”。对于本族男子出赘他姓做“孵床郎”的,其所生子女若姓男子本姓的,依照正常世次采录,如果其子女改为他姓了,则在其小传内注明拜进某姓居住某地,生育子女某某。这是拜进他姓的情况,笔者在实际采访中碰到一例本族男子,拜进本族不幸亡故的另一男子家里为“孵床郎”,并生育多个子女,且又世次辈份不同,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尊重其本家的意愿,如果其本家没有特殊的要求,建议其所生子女,最好列入“孵床郎”本生房派世次之下,这样不至于其子女辈份乱宗。
第五种是比较特殊的。比如本族子孙在上届修谱时因作奸犯科或品行不端而被革族、削籍除名的,但在本次修谱实际采访中找到了其后裔的,应该要以团结家族为目的,尽量帮他们续接下去,祖宗虽有过错,但子孙是无辜的,但曾被革族的事实,笔者认为不应删去,应该以历史真实性保留,惊醒当代及后世子孙引以为戒。还有一种因为修谱时隔年代久远,已不知祖讳,难以续接的,但又确认为本族祠堂的子孙,此类祖讳失考房族近的,并知晓世次房派的,可以在其近房世系后,按其世次附列。若失考已久,不知房派近房世次的,只能另立待考一栏,尽量按其所知信息刊列其世次。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古代史书典籍阙疑常有,因此在当今续谱中断少则几十年、近百年、百几十年的情况下,世系续接阙疑再所难免,有的子孙世系在上届修谱时,因外出不能取得联系,或因路远未能采访等情况就已阙疑。当今社会信息发达,交通方便,子孙能够认祖归宗的,能附录在世系最后做“待考”阙疑,也是不得已之办法。我们常说宁缺毋滥,现在有的新修谱为了子孙都能“万世一系”,在失考五六代以上的情况下,死板硬套的乱接世系,虽然是本族祠堂下的子孙,但在世次不明、祖讳不晓、房派不清的情况下大胆续接,实则不可取。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综上所述,世系采编这五种情况比较困难,采编人员一定要心存祖宗,千万不要在明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为了避嫌故意隐去不写明,一定要严格把握好世系采编的原则性。处理世系采录,第一原则就是其姓氏是否为本族之姓,若已不是本族姓氏,一律不准列世次。在姓氏为本族之姓的原则下,对于血脉是否为正统要详细注明。除以上五种情况比如还有夫亡携子再醮的,即配偶携带本族子女改嫁他姓、并且子女改姓的等等。凡此种种都要详细注明,特别是血脉正统的子女,今后若有志归宗认祖也好有据可查。所以在采编的时候,一定要选派一个对这个村坊非常熟悉的人,或者领路、或者做采编。虽然现在村里有户口本可以参照,但是有的人兄弟几个,很多户口不在本村迁去外面的,这些情况都要依靠亲戚提供联系方式,尽可能联系到本人为止,实在联系不到的注明迁去某地。
(四)宣传
续接世系的过程,就是大面积的地进行实地走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很好宣传“家族文化”的机会。一定要把家族渊源、迁姚世系、各房分支、祠堂字辈、家谱作用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以简单浅显的文字形式,印成一份资料,在广泛走访的同时,把这些资料经常分发给族人,让族人了解自己家族的文化。同时还要带着修谱通知、公告,把联系方式尽量告诉族人。也要将修谱的意义广泛的向族人进行宣传。现在已经有了微信,通过手机微信建群的方式,可以大量联络族人,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发文,转发朋友圈等手段,扩散修谱信息进行宣传。总之修谱的过程中,宣传不可缺少,这一点非常重要。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王十七,人工心脏植入
没有心跳,却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人工心脏植入者、脱口秀演员王十七 [详细内容]
- · 续修家谱时续接世系的问题有哪些
- · 今天感恩节,感恩今生相遇的每个人!
- · 王十七,人工心脏植入者、脱口秀演员
- · 妫汭五姓是哪五个?为什么它们同根同祖?听
- · 小雪:虹藏不见,蓄物御冬
- · 龙与凤,哪个才是古人最崇拜的图腾?
- · 关于族谱里的字辈排序,你了解多少?
- · 吴宏富│南宋两位状元汪应辰、王十朋的深情
- · 吴宏富│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载王十朋2则
- · 夏商周三代:血缘纽带的扩大——血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