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即墨古城-琅琊王氏祖脉坊

2020-11-14 15:55:28来源:青岛王氏宗亲

打印 字号: T|T
 
即墨古城为探寻琅琊王氏在汉皋虞县的历史,纪念琅琊王氏祖脉,二0一六年四月,新建琅琊王氏祖脉坊。
     历史上,琅琊王氏是一支颇有影响力、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其祖脉就在汉皋虞故城,至今尚存以王吉为代表的家族墓群。
 
 
   史传,琅琊王氏的先祖王元为避秦乱,迁居琅琊郡的皋虞县,称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发迹于汉,历经魏、晋、南北朝,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仅在汉代至唐代千余年间,族中就有600余人载入史册。
    琅琊王氏在皋虞期间,出了博时谏大夫王吉、丞相王骏、大司空扶平侯王崇等名人。王吉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属温泉街道办事处)人,是琅琊王氏四世孙。少年时即勤奋好学,以孝廉补若卢县右丞,继升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任昌邑王中尉,以诤言敢谏闻名。汉宣帝时,任博士谏大夫。王吉之子王骏,曾任谏大夫、京兆尹、御史大夫,官至宰相。王吉之孙王崇,历任郡守、大司农、大司空,封扶平侯。据《汉书》记载,王吉祖孙三代虽身居高位,始终朴素为本,世名清廉,堪称中国古代儒学世家的楷模。王吉的后代在东汉时期辗转迁徙到琅琊郡治所(今临沂市)。传至王览时,又随晋元帝南迁金陵。其后,王氏繁衍至江浙一带,涌现出一批朝廷重臣及大书法家王羲之等。
 
   琅琊王氏祖脉坊按三间四柱七楼王侯级制式设计建造,青石材质。正面正题额为“德光炎汉”,背面正题额为“祥发皋虞”;副题额为“琅琊王氏祖脉”。正题额内容出自皋虞汉墓群王公祠大门上的楹联。“德光炎汉”大意为:王公一门道德品行为汉朝增添光彩;“祥发皋虞”大意为,这样贤才的家族发祥地在皋虞。正、副题额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题。牌坊在雕刻艺术上采用浅浮雕、深浮雕相结合的形式,中门、边门底梁为传统的牡丹花草纹浮雕,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富有弹性,寓意王氏家族源远流长、繁衍曲折、自强不息的发展史;边楼花板上的凤凰浮雕寓意天下太平、牡丹浮雕寓意王氏家族繁荣、吉祥富贵;中门花板上的蝙蝠、寿桃浮雕,寓意福从天降、健康长寿;四柱上为云纹浮雕,意为祥云缭绕、四时吉庆;抱鼓石上的麒麟圆雕为吉祥神兽,是仁慈和祥的象征。
 
欢迎海内外王氏宗亲回乡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