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方守挺·良师益友——王为美主任

2020-04-09 09:29:16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世界王氏网编者按: 这篇《良师益友》的文章作者是福鼎市老教师方守挺先生,他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福鼎市第9、10、11届政协委员。他的奶奶姓王,他也是王家的好外甥。这篇感恩福鼎市原教委主任王为美(宁德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王氏委员会福鼎理事会顾问)的文章感情丰富、文笔流畅,值得一读,特发于下,与宗亲网友同分享:

        二十多年前,一天晚饭时母亲对父亲说:“今天市教委王主任来看你,没碰到你,他说还会再来的。”母亲还说“王主任身材魁梧、和蔼可亲”。母亲第一次见到王主任,对他留下很好的印象。父亲说:“王为美主任上大学以前上过福安师范,那时我已经离开师范学校了,原来和我不认识。他自从当上福鼎市教委主任后,经常找我交谈福鼎教育的事情”。父亲有许多学生在福鼎市教育部门工作,王主任或人事按排,或艺术教育的重大决策都会找父亲征求意见。
     王主任广交社会各界老年朋友,这里面有老教师、老医生、老艺术家,更有不少老红军。我奶奶娘家一个侄儿叫王烈评,是老红军,曾任福建省纪委副书记。王主任觉得老人家虽然离休了,但,身体好,思维敏捷,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很值得学习。邀我陪同多次前往省城拜访,征求老人家对办学和创办红色教育基地的意见。王主任认为,办教育既要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也要结合方方面面老同志的智慧和长期工作的经验。
    王主任和人交谈时,经常会引用一二句佛家经典的话,如:“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佛家的语言从他嘴里吐出不会显得另类和老态,而富有新意。后来,交往深了,我渐渐知道他小时候是陪伴信奉佛教的奶奶睡的,老人家言行对他影响很大。可以这么说,在他接受马列主义教育之前,受佛家的思想道德影响很大,因此,他的言行既有现代人的文明礼貌,也体现了佛家的道德标准。他心地善良为人谦和,不计较个人得失,既体现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也弘扬了佛家的慈悲为怀的善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王主任电话邀我到他的办公室。当时,很多单位都盖起大办公楼,但是,作为市直一个大单位,市教委还是在溪西小学搬迁退下来二层楼简易老平房里办公。我说这个房子和市教委的规格太不相配的,王主任说应该先考虑农村小学的校舍问题,教委办公地点不要紧。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在延安窑洞里办公,不是指挥全国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吗?
     王主任对我说,他感谢党的培养,使他这个贫农的孩子上了学成为国家的干部,但是,现在发现家乡沙埕镇台峰村还是福鼎市五个特困村之一,许多村民还是生活在贫困中,怎么帮助他们脱贫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中。由于年龄原因,他即将从教委主任位置退下来,怎么利用晚年的时间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他想到利用台峰村的红色资源和地理优势,把红色教育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创办台峰德育教育基地,牵头发展台峰村的红色旅游业,邀我前来就是征求我对这件事的意见。后来,为台峰教育基地的建设,王主任个人陆续投入退休后十几年全部的退休金和写作收入。自己食用全部依仗夫人雪清的退休金。现在教育基地吸引一批又一批全国的青少年前来度假体验生活,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台峰村的旅游业没有全面开展起来,教育基地还只是一花独秀。但是,从浙江等地近年蓬勃发展,受到党和国家充分肯定的“乡村游”,正是王主任很早就提出来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一种发展模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受党教育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先进性。
    2002年五月,王主任对我说,“算一算你的大女儿是今年大学毕业,就业有没有问题?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大胆说。”我就奇了怪了,平时我都没有提起过,而且,福鼎市教育系统几千人,他竟然连我女儿上学多少年还记得。后来和教育局几个人汇在一起一交谈原来王主任对同事对下属家里的事都是记得很清楚的。大家都觉得跟这样的领导值了。
    王主任对待同事尤其是下属从来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根据我的记忆,和他交往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受他的指责和训斥,只有谆谆善诱,耐心开导。他更没有背后非议别人。我觉得对于领导人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行和领导艺术。
    我五十几岁时,因脑中风弹琴困难,声带小结唱歌困难,上级医院医生证明不宜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我想到只好病退专门从事摄影。报告递上又说了好几次,王主任就是不批。看到同校其他老师年龄比我小病退那么容易,我很生气,想干脆辞职算了,我的辞职报告王主任也是不准,我开始在心里暗暗骂他。
    后来一次找访,在王主任那个简陋的办公室,他终于有时间和我细谈。他说:“你父亲为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你是个人才,不批你病退,想留你坚持一段时间,边治疗边工作,多做几年,做出一些成绩”。这次谈话对我影响至深,是的,我前面的工作只能属于正常状态,没有显著的成绩,王主任对我有很高的要求。原来,我错怪他了。
    王主任的鼓励和教导使我开始发奋。那几年我指导学生参加省、地、市声乐比赛多次获奖,创作歌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全国校园歌曲创作一等奖,入编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优秀校歌选》。撰写音乐论文三篇发表于CN刊物,其中《谈小学生旋律创作的教学》还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比赛一等奖,被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收藏,入编《中国当代思想宝库》等多部论文集,多家媒体采访我。个人被评为福鼎市优秀音乐教师,成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如今回忆起来,当时如果没有王主任的挽留和鼓励,就没有我后面几年的工作成绩,我的人生将苍白得许多。
    王主任认为谚语是民族语言精华,浓缩了一个民族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他认为谚语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而流传在福鼎民间的谚语历经多少代人的洗礼和锤炼,内容十分丰富、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这个文化遗产如果整理出来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部教育青少年的很好的乡土教材。
    王主任长期担任政府和政协部门的领导工作,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勤于笔耕,出版有《驿站小曲》《福鼎美食》等文集。退休以后,不顾身患高血压、糖尿病,不辞辛苦,深入民间广泛搜集福鼎谚语,并加以整理修饰和升华。在他不懈努力下一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好念好记,通俗易懂的《福鼎谚语》终于诞生了,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的一家和王为美主任相识相知相交二十几年,对于王主任,我是亦师亦友亦兄长。他的道德品行学识是我永远的楷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