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北京人大附中王昱锜 · 修 已 安 人

2020-04-08 13:19:06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自己的这份珍重自持,即为“弱德”。然而君子又不可只有“弱德”,能够推己及人、润泽天下,“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亦为君子所必需,这便是“群德”。君子先持弱德以修身,再秉群德以济世,大道方可行于天下,其人方可无愧于本心。弱德之道,首在自矜自持,修身自律,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如此。自矜源自内在的谦和,“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文人士大夫以理学追求内心的平静、对外的无争。亦如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追求,鲁迅“破帽遮颜过闹市”的超脱,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污浊,“弱德”仍能让人守住本心,将精力投入到“苟日新、日日新”的自我提升中,不汲汲于与外界相争,最终于道德、于学术上取得超凡的成就。但“弱德”还并非君子的最高境界,“弱德”的不争也绝不意味着无底线的退让。当人的境界足够高,他自然地会在外界投下自己的影子,去支撑、去矫正这个社会。面对天下大义,敢为天下之先,方是“群德”之始。大清强敌压境、山河易主而朝中无人之际,是左宗棠自募战士、自筹军费,“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收复新疆失地千里,保得山河无恙。左宗棠身为一介士大夫,自身的道德修为绝对可称得上达“弱德”之境。但弱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绝不止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弱德的境界足够高,便自然会达到“群德”之境。只拘泥于自我,乃小人之道,非君子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皆齐全,才可成为君子,才可不负社会、不负家国,才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从弱德到群德的跨越,于国有惠,于己无悔。身为青年,我们的“弱德”修为也许还不够,因此要更加律己、自我提升。不过达到“群德”也并非一定要有多么高的门槛。五四运动中,正是青年学子率先发出呼声,吸引社会各界志士纷纷参与,才取得最终胜利。安身弱德,我们需不断修身,积土成山。而群德则小到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的公德心,大到舍己为国、保国安民的壮举,正如王阳明所言,“人人皆可为圣贤”。保有这一份群德,我们的人生才可能有价值。君子行弱德以修身,杨群德以安人。我们追求弱德,是因为自我提升后,人方能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有能力去发扬更多的群德。修己,德之始;安人,德之终。修己安人,而后可为君子。                                 

    作者: 王昱锜,北京人大附 中高三1班

   王永川(川戈)得知作者受家风祖训教育,博览群书,学习优,故推荐与之分享。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