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五个字,修好一片心
余生,愿你活出更好的自己。
-1-
稳
王阳明说:“譬之树木,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
他从小立志要做圣人,但他的老师娄谅先生对他说:“圣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
王阳明将老师的教诲牢牢记在心底。他毕生苦读,直到中年时才悟出心学的真谛。
欧阳修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意思是说,人们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
即使是聪明勇敢的人,也有可能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入困顿。
需得扎稳根基,才能放开手脚,去伸展、去吸收。向着太阳,自由生长。
-2-
静
莲花出自污泥而不染,烦恼是污泥,只要心静,烦恼自然会消失。我们要懂得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内心,保持清醒。
有一次,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
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她的奖章,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奖章那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却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正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人生是需要静下来慢慢沉淀的。
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万物的本质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
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一颗静心。
-3-
磨
正德年间,王阳明在朝堂上遭到排挤,而他的父亲恰巧也在此时病逝。一时间内外交困。
王阳明说:“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裂蚀,然后才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圣人的心,犹如镜子般明亮,不沾纤尘。
常人的心,会有污垢杂质。需要狠心刮磨一番,才能看到原本的光泽。
在他看来,一生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只不过是磨炼心性的一个过程。
忍得过困境、咬得紧牙关,坚持到底,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成为璞玉,也不是每一只贝壳都能孕育出珍珠。必须忍得住切磋琢磨,容得下心里的砂砾,才能闪耀宝光。
-4-
放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孟敏的人,背着瓦罐去集市上卖,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把瓦罐摔倒地上,全部摔得粉碎。
孟敏头也不回,径直朝前走去。
有人不解,追着他问:“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
孟敏说:“我看又有何用?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遇到同样的事,我们往往很难如此头也不回,洒脱地放下。或消沉,或懊恼,或迷恋,或自责,都是因为放不下。
能拿得起,是一种能力;能放得下,更是一种大智慧。
很欣赏这样一段话: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忍耐、宽容、节制。做人的最高策略是:勇于斗争,善于让步。站着是做人应有的骨气,低头是必不可缺的人生智慧。”
低头不是妥协,而是跟过去郑重告别。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只有放下,才能面对未来。
-5-
度
作家贾平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有口吃,说话很慢。
有一次路上遇到了一个人问路,不巧的是这个人也有口吃,所以朋友一直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事后,贾平凹问朋友,为什么明明知道路却还是不说话告诉他。
朋友答道:“人家也有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他。”
古语有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一个人说出口的话,既体现了教养,也暴露了层次。
说话正的人,开口时四两拨千斤,令人如沐春风;沉默时拿捏分寸,让人心生愉悦。
他们知道界限,懂得分寸,适时沉默,事事得体周全,时时顾及他人感受,能最大限度与人产生共情。
行得正做得端,做人有尺,做事有度,凡事讲分寸、守底线,这样的人生才能张弛有度。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