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氏家训十条》今译

《宛氏家训十条(江西湖口谱)》今译
【引言】江西九江湖口宛氏始祖为南宋末期先人,“家训十条”制于明末清初。本家训曾载多姓谱书,非宛氏独有。故译文取通用直译法和意译法。
第一条 修身必须治家,治家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既是祖宗的精神遗产,也是子孙的行为准则。忠君爱国、孝亲睦友、继往开来、担当世道,这些都要依赖修身。所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警示内心、用“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接人待物、身正心诚,这是族人的行为准则,凡子孙者都应当遵循这些。
第二条 当儿子的,必须孝顺。百行孝为先,没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所以,日常生活要有节制、起居问候要有常规、双亲用餐要有仪式、照顾老人要有礼数;而且,丧服棺椁要美观、哀痛葬祭要真诚。这些都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做子孙的,无论富贵贫困,都要尽最大能力做好这些。如果对父母言语不敬、治家无方、背叛家亲,对于这样的族人,必须指责而且不能饶恕。

第三条 必须恭敬师长。一日之师终身同父,怎么敢等同常人而不知道恭敬师长呢?如果只知道学问却不知道学问是师长先传授给自己的,那么这既是无礼也是忘本。天下读书人,都是首先真诚地恭敬师长,而且终始如一,让自己不愧对学问,以此规范地传承求学风气。这些人,才称得上是具有上等品行的贤人。
第四条 长幼必须有序。家庭之间,伯叔最亲、五服近亲、九族远亲,祖宗都是同一位先人。在长辈面前,坐要起身、步要慢行、接待和气、话语谦虚。近亲要恭敬,远亲要厚待。家族伦理秩序分明,祖宗的心愿也就安慰了。
第五条 必须永远怀念先祖。先祖早已故去,先祖所依赖的就是,有子孙能够延续先人同时传导后人。不能忘记先祖,而且还要敦厚诚实,更加注重名声与教化。兼顾这些才能无愧于先祖。凡是做为子孙的,应该靠读书领悟这些。
第六条 必须教育好孩子。十五岁时要学经书,这是古训。但是,必须在年龄刚满七岁时,就要端庄正直地认真规范孩子的行为,要以“讲、习、讨、论”作为教育的箴言。首先应该改变气质,经过陶冶使孩子的诗书学问更加美好;而后启发孩子领会和感悟,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技能。孩子不再有愚昧和顽固的毛病,也就有了分辨是非的聪明智慧了。
第七条 居室必须有区别。内亲、外亲、近亲、远亲,日常生活主要就是与这些亲戚交往。凡是有客人、族内长辈来到家中,家中的嘈杂之声,不能让客人和长辈听到。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是担心因为家中小事而影响了客人和长辈的大事。凡是晚辈来到家中访亲的,不是至亲骨肉、不是世交好友的,也不必出屋恭迎。
第八条 妯娌之间必须和睦,否则就会产生猜疑、不满、恶感、仇怨、毁谤等等,导致亲戚之间矛盾和背叛。历史证明:恶妇导致丧国。家庭之中怎样表彰良好的典范,才能称得上贤内助呢?就是妯娌之间要有喜乐相处的情怀。
第九条 闺女必须文雅。闺女总归要出嫁的,这是人伦大义。男人总是希望找一位贤妻,闺女的举止也代表着母亲的形象。不论什么事,对待公公、婆婆、丈夫,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让别人讥笑丈夫没有管好妻子。
第十条 对仆人要怜悯。东家身份虽然尊贵,而尊重仆人也是东家应有的慈善态度。仆人为东家里里外外做事,必须考虑他们怎样做更合适。至于“垂手庭阶、止步帏幕”,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求。必须强调的是:要求仆人早晚要勤劳、不能误农时;要求来家的客人,不能劝仆人饮酒、随意、怠惰、失职。这些都是基本准则。(吉林长春宛福成译,九亲文化编辑整理发布。)
作者简介:本文译者宛福成系吉林长春人,生于1960年,全国家谱研究会理事、全国宛姓联谊会秘书长、吉林省行政学院研究员。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致力于研究家族事物,发现天下宛(晚、碗)人居地。是当之无愧的姓氏文化达人,更是宛(晚、碗)家人心中德高望重的“成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起源
- · 中华百家姓和全球十大华人姓氏
- · 福建伍氏的辉煌历史
- · 福鼎西阳村现存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介绍
- · 刘与李是历史上称帝最多的姓氏
- · 神奇的姓氏--
- · 陈姓起源
- · 关于成立云门林氏宗亲理事会的决定
- · 吴姓起源
- · 福鼎桐城丹岐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