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高邮王氏:一家之学 海内无匹

2018-09-16 20:27:20来源:百家号

打印 字号: T|T
   说起清代学术,不能不提扬州学派,而提到扬州学派,就绕不开高邮王氏父子。王氏父子二人均为著名学者,精通经学,更是训诂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除了治学成就斐然,在立身、为官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
    清学第一流大师、一代所宗
    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因祖父年过七十,望孙甚切,预先起名为“念孙”,出生后即以“念孙”为名,因生而清羸,身形瘦削,故自号为“石臞”。王念孙自幼聪颖过人,十三岁时,其父王安国请当时盛名远望的宏学硕儒戴震教导他。戴震精通三礼、六书、九数、声音训诂之学,通过一年的学习,王念孙奠定了坚实的小学基础(小学,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也更加坚定了其为学的志向。代表作为《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对《广雅》一书中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究语言文字系统内部规律,多为开创之见,在训诂学领域影响深远。《读书杂志》是王念孙晚年读书札记体的学术著作,内容以勘校古书为主,汇集考校《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十多种先秦至中古时期的重要典籍,校勘方法精湛审慎,随校随释,综合运用多种校勘方法,一字之证,博及万卷。论证有理有据,精审核实,谨严不怠,富有开创。梁启超曾对王念孙校勘此书给予高度评价:“校法为最精最慎,随校随释,妙解环生,实为斯学第一流作品。”
    王引之,字伯申,王念孙之子,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王引之与其父王念孙齐名,被并称为“高邮二王”。王引之毕生专于训诂学领域的研究考辩,不尚虚文,朴实无华,敢于创新,精于训诂,所著《经义述闻》与《经传释词》皆为训诂学名著。《经义述闻》对《易》《书》《诗》《周官》《仪礼》等十二部经书进行校勘和语词考释,勘正前人注解之误,每条训释、考证都力求证据确凿,判断审慎。《经传释词》是一部专门训诂虚词的经典著作,其对虚词的分析释义达到了新的高度。二书与父亲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一道被合称为“高邮王氏四种”。四部著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怪乎梁启超评价王氏父子之学“清代第一流大师、一代所宗”。
    服官者勤勉职业
    王氏父子不仅在治学方面有不凡成就,为官也是勤勉审慎,一心为民。王念孙任山东运河道之前,当地一些河工官员与地方相互勾结,常常谎称水利设施工程损坏,请求拨款维修,名曰“另案工程”,实则向朝廷骗取工程款,中饱私囊。王念孙到任后,深入当地实际勘察,凡遇谎报,一概严加追究。据载,他在担任山东运河道的几年里,为朝廷“节省帑银至数十万两”。嘉庆二十二年,福建龙溪发生一大冤案,时任福建布政使李赓芸被诬告受贿,含冤自杀,皇上派王引之去查办,王引之未到地界,就听闻李赓芸的清廉正直的名声,到了之后悉心了解情况、认真查处,为冤案当事人李赓芸平了反,民气大舒,正义大伸。
    要说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上奏弹劾和珅了。王念孙时任吏科掌印给事中,属于建言、进谏的闲职,官非要职,但向嘉庆帝上书的 《敬陈剿贼事宜折》,提出了“除内贼”“择经略”等六条契合现实形势的“以言天下大计”的建议,其中第一条“除内贼”就是弹劾和珅。“疏语援据经义,大契圣心”,嘉庆览奏称善,即日下旨正法和珅,当时天下人交口称赞,比之凤鸣朝阳,并且传诵奏折要语,以为不愧名臣奏议。王念孙以义正辞严的奏折扳倒权倾朝野的和珅,展现巨大的政治勇气以及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
    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
    现在王氏故居内壁上镌刻有“戬榖”二字,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榖”,既有福禄之意,也代表尽善、至善,其很好地概括了王氏家风的特点。可以说,王氏父子在治学和为官方面取得的成就,与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分不开的。从王念孙的父亲王安国,到他的儿子王引之,都把立身修身、涵养品行作为传家要理。
    王念孙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王安国将他带在身边,一边教他诵读儒家经典、延聘明师教育他,一边“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勉励他为人要忠信,要敢于讲真话,教给他做人的基本准则。王念孙出仕后,王安国教导他说:“馈遗一无所受,燕会一无所与,请托不行,苞苴悉绝。”这些告诫时时规范和约束着王念孙,引导他一生廉洁为官、勤勉为民。王念孙也以此教导儿子,王引之奉命调查李赓芸冤案,临行前,王念孙叮嘱他:“汝当以廉洁自持,公平定案,毋稍瞻循,以仰副委任之重。”王引之牢记嘱托,秉公办案,最终为李赓芸平反、恢复名誉。
    同时王念孙还十分乐于助人、忠信待人,在永定河道任上,因南北岸同时漫溢,作为主管官员,按规定应赔银二万七千多两。父子二人向亲朋借贷,扣除养廉,历十余年之久。其间,好友段玉裁致信王念孙,企盼资助印刷《说文解字注》。虽然赔款尚未还清,王念孙仍毅然助资四十金,以使《说文解字注》这部不朽著作问世。
    王念孙临终前告诫子孙“服官者勤勉职业,读书者奋志琢磨”,从王氏父子的一生来看,可以说是很好地践行了这句话,现在高邮西后街21号的王氏纪念馆,是扬州市首批五个传统家风家训示范点之一,其治家治学治身的精神仍在不断影响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