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闲话港头·祝贺福清港头建镇26周年

2018-08-24 15:44:21来源:香港翁惠光

打印 字号: T|T
    我的老家东翁与港头(江头)比邻,三里之隔,田园交错,村民联姻,往来甚密。自小四就读港头中心小学直至后来,耳濡目染港头的变迁和发展,为之感到鼓舞。
   港头街是村民的活动中心,旧街虽不宽阔齐整,却闻名遐迩。平日五乡八里民众上街下市,络绎不绝,村民三五成群上山下海的喧哗声,掺和着牲畜摇摆过市的嘈杂声,成为了港头街一道怪丽的风景线,记忆犹新。
   港头街有学校,戏院,百货店,邮电局,保健院,也有供销社,糕点工场,合作社菜店,尾珠仔点心店,还有私人小贩,如炸蛎饼的下桥姑,买杂货的耶耶伯,猪坶和吉甲等残疾人摆摊设点,公私争营,十分热闹。
    港头街另有小市一偶,是村民利用屋边厝角和路旁就地集市,除了买卖各类农副产品,蔬菜瓜果,还有刚上江的港头蛏,沙虫和章鱼,以及赶市而来的下桥甲和后洋霞湖洞一带的鲜鱼活蟹。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吵杂声此起彼伏,行人道上路人求让的吆喝声,仿佛要为搞活那个年代匮乏的农村经济而助威呐喊。
   港头街曾经风雨,历经沧桑,如今繁华不在,喧嚣已逝。蜿蜒的港头街紧随时代砥砺前行,留下的只有难忘的记忆和缠绵的乡情。
   港头村东有海湾,除了出产港头蛏和浅海鱼鲜外,当年还发现海底蕴存大量气壳,此壳经加工后可与粗沙制成三合土,是民间圡建必备的优质材料。于是村民靠海吃海,争先向海底挖宝,削小的气壳曾为养育当年的港头人做出了偌大的贡献。
   港头村在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区域划分为东光、西辉、五星三个行政村,统称为港头。大跃进年代是港头人民公社,港头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公社、政府的办公住址借用在华侨王香猴的祖宅。如今港头迁镇白玉村已二十六年整,镇貌日新,镇务繁荣,可喜可贺!
    王祖山是港头的地标,当年有炮队驻防,部队为搞好军民关系,经常对外放映电影,增加村民的文娱生活,成为爱民拥军的典范。
    旧时坐落于港头与西辉交界的王氏宗祠,始建于元未至正15年(乙酉1355年),据载经过数次修建,历史悠久,气势恢宏。惜在大跃进年代,为建造东张水库引水工程,致使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王氏宗祠毁于一旦,令王氏族人黯然神伤。如今时过境迁,昔日横穿港头的水库早已荒废枯竭,面目已非,而王氏宗祠也择地重建,换了新貌,延续往日的辉煌。
   锦江王氏是港头当地一大望族,地灵人杰,三个自然村的户口截止今年五月底共有15,878人,并不包括迁居他乡和侨居海外的许多名成业就的王氏宗亲在内。
     据县志载:王锡侯,字康国,江头人。万历己丑(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90年)进士,任顺德府推官。与相辅叶向高交往甚密,且有盟亲。万历丁酉年(1597年)作《锦江王氏宗居誌》,详载港头的历史和古貌。王锡侯亦题一对联为锦江王氏行第,曰:“圣祖振鸿基,钦命长徵(征)为寔(实)孝;云昆开亦统,聿昌再启是成仁”。此联作为锦江王氏“行第”起名字,按辈分取上下联中相对应的两个字来命名与字,现在依然还有族人以此联为行第起名字。 
2018.07.22翁惠光写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