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2017-09-28 15:08:20来源:小谱在线 家文化平台

打印 字号: T|T
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为底。
《通志·氏族略》: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姓 氏
欧洲人有姓的历史不过一千多年,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
原因有两个:
其一:汉语文字的简洁。单音节,一字一音,用来做姓,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我们都曾有过记不住外国人复杂冗长姓名受;
其二: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需要户籍制度配合,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这是中国人的姓能够流传、普及、巩固以及人人有姓的重要原因吧。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以为这种现象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
更重要的还有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袁义达教授收集),但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从过去23000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如果有谁把19000多个姓氏是怎样消失的故事写出来,其意义和可读性可能不比一些生物灭绝的故事差。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小姓、奇姓,让其传承下去,非常必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