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好人王昭柱:崇德向善 和睦乡里

王昭柱讲述以前的故事
王昭柱告诉记者,自己只是做了邻里之间最简单的事情。“别人需要帮助,我正好可以帮,我就帮他了。”王昭柱说。
坎坷人生 也是财富
王昭柱1947年出生在王炉村一个贫农家庭,10岁才开始上学,可他学习非常用功,1963年考入了邹县一中,成立村子里第一个在县城上学的人。1966年,正读高三的王昭柱大学梦被时代无情打碎,20岁的王昭柱选择了参军入伍。在北京某特种部队服役期间,王昭柱由于表现杰出,被部队领导拟定为党员人选和提拔对象。然而世事难料,同年因父亲某些原因,使王昭柱入党提干的希望化为泡影。再次遭受人生挫折的王昭柱,退役回乡后在公社的农具厂谋得了一份临时工作,后来随着父亲问题的平反昭雪,1976年8月,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8年,王昭柱从农机站光荣退休。
王昭柱对记者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受了苦,人遇到点挫折是福。”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王昭柱告诉记者,“做好事是人天生的本性,不应该拿出来一直说,我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能觉得快乐。”
王昭柱一直都在践行着他的“好人本性”。1988年6月,邻居王令金家里的房子还没有盖完就停工了。王昭柱一打听,得知王令金家里无钱购买水泥,看着老大不小的邻居撒下的这个“半拉子”工程,王昭柱二话没说,借给了王令金200元钱,让他顺顺当当把房子盖好,欢欢喜喜地结婚成家。1989年,村民邱启忠东挪西借办了个大理石厂,可厂子建完了,进原料的钱还没有着落,亲戚朋友怕他“不干正事”,都不愿借钱给他,是王昭柱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拿出自家全部的700元积蓄,帮他渡过了难关。
王炉村村民王令文告诉记者,王昭柱做善人行善举的事迹还有很多,如村里修路捐款,为村里大学生捐款等等,可他依然住在80年代初期建造的老房子里。
学不怕晚 弘扬文化
王昭柱是个文化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退休后报名参加过老年大学的二胡培训班,也苦学苦练过传统的书法艺术。闲暇时,王昭柱常常串东家走西家,听老邻居们介绍家族的老故事,并将这些老故事记录下来,整理成册。
2016年初,镇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崇德向贤文明之风,着手恢复乡饮酒礼文化。有人举荐王昭柱担任乡饮酒礼主要演绎人,王昭柱慨然应允。70岁的王昭柱穿上汉服,头戴汉冠,一招一式、不厌其烦地跟着老师们学。回到家,还让孩子从网上下载了这方面的资料认真阅读,自己独自呆在闷热的房间里一泡就是半宿,可是为了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王昭柱没有叫过苦,喊过累。
今年端午节,唐村镇举办了乡饮酒礼文化活动。王昭柱在百名群众的注目下,带领其他“介、宾”,娴熟地完成了“迎宾、升堂、入席、落座到读律、宴饮、礼毕送客”等规定程式,王昭柱表演大气从容,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王昭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不图名利,不图回报,用退而不休的实际行动,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为村民解难,为家乡的稳定发展无私地做着贡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