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教子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是父母最大心愿,也是父母不断探索的课题。这让我想起了眉山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苏母,就是苏轼、苏辙的母亲。苏母从三方面引导两个儿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双璀璨的明星、国家之栋梁。
第一,以名节教育子女。苏洵长年游学在外,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落在了苏母肩上。有一次她给苏轼、苏辙讲《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因反对宦官集团而遭到陷害。在监狱中,范滂在和母亲诀别时,因不能尽孝而遗憾。范滂母亲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问母亲:“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同意吗?”苏母说:“你若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母吗?”
勇敢、聪慧的苏母用范谤英勇就义的典故,告诫孩子要坚定信念,在苏轼幼小的心灵植下“刚正不阿,忠直敢言”的种子,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气节。苏轼自小立下了“奋厉有当世志”的人生志向,后虽官场失意,却不改初衷,始终坚持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并将美德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第二,注重廉洁自律教育。在眉山老家,两个婢女熨帛时脚陷于地,发现地下有个坛子。家人猜测坛子里有财宝。苏母叫人重新埋好坛子,告诫家人坛子是前人所埋,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她告诫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厘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第三,注重宽厚仁爱教育。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家中有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苏母嘱咐家中的小孩、奴仆,都不能捕捉小鸟。桐花凤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可随手拿到。一天,家中的一只调皮的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虽然在苏轼兄弟的救护下,小鸟还是死去了。这时,苏母来了,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苏轼和小伙伴将死去的鸟儿埋葬。母亲的仁爱,在苏轼年幼的心灵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苏轼在仕途中表现出仁爱宽厚、勤政爱民、至善亲和之心,与他从小受苏母的教育有着亲密的关系。
《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苏母重名节、重仁爱、重廉洁自律的家教方式,体现的正是苏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优良家训家风,孕育了苏轼高尚的情操和风骨,使他作文和做人达到“文理相同”“文如其人”的高深境界,最终成为国家之栋梁。(周玲)
第一,以名节教育子女。苏洵长年游学在外,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落在了苏母肩上。有一次她给苏轼、苏辙讲《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因反对宦官集团而遭到陷害。在监狱中,范滂在和母亲诀别时,因不能尽孝而遗憾。范滂母亲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问母亲:“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同意吗?”苏母说:“你若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母吗?”
勇敢、聪慧的苏母用范谤英勇就义的典故,告诫孩子要坚定信念,在苏轼幼小的心灵植下“刚正不阿,忠直敢言”的种子,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气节。苏轼自小立下了“奋厉有当世志”的人生志向,后虽官场失意,却不改初衷,始终坚持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并将美德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第二,注重廉洁自律教育。在眉山老家,两个婢女熨帛时脚陷于地,发现地下有个坛子。家人猜测坛子里有财宝。苏母叫人重新埋好坛子,告诫家人坛子是前人所埋,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她告诫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厘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第三,注重宽厚仁爱教育。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家中有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苏母嘱咐家中的小孩、奴仆,都不能捕捉小鸟。桐花凤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可随手拿到。一天,家中的一只调皮的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虽然在苏轼兄弟的救护下,小鸟还是死去了。这时,苏母来了,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苏轼和小伙伴将死去的鸟儿埋葬。母亲的仁爱,在苏轼年幼的心灵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苏轼在仕途中表现出仁爱宽厚、勤政爱民、至善亲和之心,与他从小受苏母的教育有着亲密的关系。
《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苏母重名节、重仁爱、重廉洁自律的家教方式,体现的正是苏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优良家训家风,孕育了苏轼高尚的情操和风骨,使他作文和做人达到“文理相同”“文如其人”的高深境界,最终成为国家之栋梁。(周玲)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起源
- · 中华百家姓和全球十大华人姓氏
- · 福建伍氏的辉煌历史
- · 福鼎西阳村现存文物古迹及人文景观介绍
- · 刘与李是历史上称帝最多的姓氏
- · 神奇的姓氏--
- · 陈姓起源
- · 关于成立云门林氏宗亲理事会的决定
- · 吴姓起源
- · 福鼎桐城丹岐张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