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孝勤:社区的“热心人”

2016-12-14 13:58:34来源:凤凰山东

打印 字号: T|T

王孝勤,男,66岁,中共党员,营市街街道营市西街社区居民。
九年前,他从济南老皮鞋厂党委书记退休后,一心想为社区建设做点贡献,发挥点余热。九年来,他是不拿工资的社区党课老师、文化活动的热心人、社区爱心使者,他还被聘为槐荫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营东小学法制副校长、关工委副主任,营市街街道老党员义工队队长。社区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大家都说:“他是社区的‘热心人’、‘老宝贝’,社区哪里都少不了他!”他就是营市西街社区志愿者王孝勤。
王孝勤在社区里口碑极高,虽然退休多年,但人们见了他还是热情地喊他“王书记”。他是社区“五老”讲师团的成员,义务为社区老党员上党课。他先后讲了主题为《党的基础知识》、《学习新党章、做社区建设的带头人》、《党员先进性教育没有终点》、《缅怀英雄业绩、做合格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史》《红军长征小故事》等20多堂党课。社区老党员们纷纷说:“王书记讲的党课通俗易懂、吸引人,长知识,我们愿意听!” 王孝勤家住在槐荫区营市西街一社区,自从2010年开始,他就在校门口当起了义务“协管员”。
王孝勤告诉记者,由于紧邻着经十路,营东小学校门口的车流量每天都非常大,尤其是早高峰,这给学生们的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 
“我的外孙也在营东小学上三年级,每天都是我送他上学。尽管学校老师每天都在校门口接孩子进学校,但是由于孩子上学扎堆,老师人手不足,有时候照顾不过来。”王孝勤说,他已退休,大早晨也没啥事,他就每天早晨7点20分,在校门口义务执勤。
“只要有孩子到了校门口,我就领过去,如果有车辆过来,我就大喊让车辆停下,先让孩子过去。有时候喊得嗓子都哑了。到了8点10分,所有孩子都上学了,我再离开。” “时间长了,孩子们和我都熟了,有些话不愿和家人谈,却愿意和我聊聊,他们都叫我‘王姥爷’。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我都非常高兴,孩子们真是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亲人。”
针对目前未成年犯罪成上升趋势的现状,在营西社区的未成年人教育课堂中,王书记义务为社区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法律宣传,把参与审理的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实际案例,整理成《听小故事明大道理》的法制宣传材料进行讲解,深受孩子及家长的欢迎。
他还是营西社区“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义务巡逻、劝导规范经营、大手拉小手保护环境捡拾垃圾等志愿活动。
在街道为老服务“爱心使者”志愿者的招募活动中,他第一个到社区报名,并通过“低龄照顾高龄”的形式,积极参加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社区冯大妈,老伴和儿子先后患病去世,她也得了脑梗塞,行动非常不便。亲人的去世加上自身的伤病,让她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闭门不出。王孝勤以自己战胜病魔的事实来开导她,并教给她康复的锻炼方法,帮助她走出低谷。他不仅自己志愿当爱心使者,还到处动员社区的热心居民加入到“为老服务爱心使者”这个队伍中来。
王孝勤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在区法院选拔人民陪审员时,他经过笔试、面试和层层筛选,被区人大任命为人民陪审员。自从当上陪审员,他那股敬业精神又充分发挥出来了。王书记最常带的就是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开庭的日期,他会提前一周认真钻研学习开庭需要的法律知识,在审判中积极做好法官的参谋。几年来,他参审各类案件几千起,定好的开庭时间他从未缺席,正是凭着这股子热情和敬业劲儿,王书记连年被评为优秀人民陪审员,并被省高院通报表扬。
同时,他以一些实际案例为基础,编写了《讲小故事,明大道理》、《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法制宣讲材料等,为营东小学师生及家长讲了多次精彩生动的法制课。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的情况,他通过讲故事、观看法制宣传片等形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故事内容曲折,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几年来,王孝勤以共产党员的责任和爱心,积极奉献社会。先后被聘为济南“书香泉城”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市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被槐荫区授予第三届道德之星,被区妇联评选为“最美家庭”、槐荫区老党员联谊会副会长。
说到下一步的打算,王孝勤说:“只要看到明天的太阳,我的志愿服务就会一直进行下去。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希望看到我们的环境更美、社会更文明,看到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为梦想的实现做贡献。以前是一个人干,现在有一群兄弟姐妹们一起做事,心里特别高兴。我们会把志愿服务坚持下去,用我们这些老党员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添一份力量,实现我们的小梦想,一步一步凝聚成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