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做让老百姓感到踏实的 最后一道防线

十多年来,王春一直负责案件侦破工作。讲起破案,并不十分健谈的他却能滔滔不绝;然而提起从警以来的酸甜苦辣,他却轻描淡写,表达得真实、简单而直接:“我没啥高尚的想法,就是觉得要把自己负责的事尽心尽力做好,让老百姓心里踏实。”
不放过疑难案件 破案时刻最开心
看似粗线条的王春,却有着细致的认真劲儿。他在刑警学院学习的是以公安图像处理为主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04年进入宝安分局后,他先在镇南派出所做了两年技术工作。2004下半年,作为“新手”的王春就通过指纹比对破案数十宗。
对重要的案子,王春不仅上心,还记录在笔记上。而对于许久未破的疑难案件,他更是一个也不放过。
大约十年前,宝安区发生了一起绑架案,嫌疑人向人质家属勒索钱财得手后,将人质放回。虽然人质平安,但嫌疑人一直逍遥法外,案件拖了大半年也毫无进展。新的案件不断涌来,时间久了,旧案件的关注度慢慢下降,但这却成了王春心里一直惦记的事。有一天,王春在分局更新内部系统时重新梳理旧案件,意外发现了新的线索。“我通过嫌疑人的手机号码发现了他有个关系人在看守所里,就赶紧和同事带上两个队员跑过去查。”最终,王春通过“关系人”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并通过银行提供的取款录像比对,将嫌疑人抓捕归案。
“在旧案件快被遗忘的时候,我能把它破了,还是挺开心的。一步步研判、抽丝剥茧,最终抓到嫌疑人,那种快乐和别的快乐很不一样。”王春狡黠一笑,“其实最快乐的就是破案之后跟人聊天吹牛时那一刹那,有点儿成就感,哈哈!”
压力与危险并存
曾独自与劫匪对峙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量大,从警十多年来,王春几乎没休过完整的假。今年“飓风行动”以来,他更是加班加点,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住在派出所里。
面对如此庞大的办案压力,王春却还是云淡风轻的样子:“破案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要熬夜,要不断充实自己跟上脚步,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习惯。”他笑说,“靠啥化解压力?靠时间呗。新的压力一来就把旧的压力覆盖掉了。”
基层公安工作警情复杂,面对危险也是常有的事。王春曾在追捕毒贩时被毒贩的车辆刮倒受伤,也曾制服过手持打火机抱着煤气瓶与警方对峙的疯狂吸毒者。然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轰动一时的“海雅缤纷城劫持案”。
2014年5月9日,市民陈女士带其13岁的外甥小方在海雅缤纷城负二层停车场准备驾车离开时,一名男子突然闯入车后座持刀将小方挟持,并提出索要人民币50万元。在反抗过程中陈女士和小方的手都被划伤,后陈女士从车内跑出呼救。现场有市民见情况不妙,立即报了警。王春率先到达现场,一度单独与劫匪对峙谈判。
“当时看着刀就架在小孩脖子上,劫匪还带了汽油和打火机,情况十分危急,可能我稍微有失误或者语言上的激化,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王春回忆,“我必须与劫匪谈判、周旋,稳定他的情绪,防止他伤害人质。”王春的冷静机智给随后的营救创造了时机,增援的同事趁嫌疑男子松懈之时,果断从右侧迅速打开车门将嫌疑人强行拉出车外,夺下刀具,成功解救人质。“处置过程中劫匪把汽油点燃了,有3个同事被灼伤,但好在没再伤到人质。”他说,“那是我从警以来,压力最大的一个案件。”案件成功处置后,王春作为功臣之一,受到了分局的表彰。
让犯罪分子付出代价
让老百姓心里踏实
王春笑称自己有时运气很好,没有头绪的案子忽然就有了转机。2011年大运会期间,他接手一宗强奸案。调了很多监控录像,嫌疑人的形象都很模糊。“看了一上午监控录像,正准备去吃饭时,我一抬头看旁边的移动营业厅也有摄像头,饭也顾不上吃就进去调监控。巧了!没两分钟,嫌疑人就从门口经过,被受害人给指认出来了。”王春笑笑说,“这事儿也让我明白,运气好的前提是,你在做这个事情,并且尽心尽力地做好。”
和许多从小就有“警察梦”的民警不同,王春说他没有过太多理想,也没什么高尚的想法。“就是觉得这种辛苦是有意义的,能做很多事。”他说,“公安是社会上能帮助普通群众的最后一个关口,可能我抓了犯罪分子并不能帮事主挽回财物损失,但却会让违法犯罪的人付出代价。”这个山东汉子有些腼腆地笑笑:“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能让老百姓心里更踏实,这也算惩恶扬善吧。”(王若琳 徐以文)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