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学做王氏大花灯(组图)
(原标题:小记者学做王氏大花灯(组图))




本报讯2月19日,温岭日报和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邀请了16名小记者前往石桥头镇上王村,跟着王氏大花灯传承人王春梅和王安平学做大花灯。
小记者学做王氏大花灯
本报讯2月19日,温岭日报和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邀请了16名小记者前往石桥头镇上王村,跟着王氏大花灯传承人王春梅和王安平学做大花灯。
石桥头的王氏大花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制作历史已有300多年,主要用于元宵迎灯活动。
花灯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材、扎制骨架、制作苎麻绳、凿纸、成型等多道工序。
当天,小记者一走进上王村的文化礼堂,除了被眼前色彩斑斓的花灯吸引外,还不时驻足在两位老人身边,他们正在制作花灯的骨架,几根杠竹在老人的手里通过苎麻绳的绑扎,慢慢形成了花灯的骨架。“爷爷,您做花灯做了几年了?”小记者莫怡凡开始了有模有样的采访。“我六七岁就会做了,很多年喽!”老人回答道。
对于小记者们来说,扎制骨架、凿纸这些工序技术含量太高。于是,上王村的村干部和王氏大花灯传承人为小记者准备好了骨架和凿好的纸,让他们把纸糊在骨架上,做一盏完整的花灯。
虽然交给小记者的活是最简单的,但还是有不少技巧。“要先在骨架上涂匀胶水,纸要从上往下糊,先糊白色的纸,然后是彩纸……”王安平一边跟小记者讲解,一边手把手进行指导。一个多小时后,一盏盏漂亮的大花灯在小记者的巧手下诞生了。
“这是非常特别的花灯,元宵节拎出去肯定特别拉轰。”小记者郑曦对自己做的花灯爱不释手,恨不得多做几盏带回去跟好朋友分享。连平时超级不爱做手工的几个男生也爱上了这项手艺活,给自己“出品”的花灯打了90分。
王安平告诉小记者们,想要做好花灯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坚持。“像凿纸这门手艺就需要不停地练习,所以,想要学好这门技艺,要耐得住枯燥,吃得起苦头。”
小记者先在骨架上糊上一层白纸。
王安平手把手教小记者糊纸。
贴完凿纸,花灯就做好了。
小记者和部分王氏花灯传承人合影。





小记者学做王氏大花灯
本报讯2月19日,温岭日报和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邀请了16名小记者前往石桥头镇上王村,跟着王氏大花灯传承人王春梅和王安平学做大花灯。
石桥头的王氏大花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制作历史已有300多年,主要用于元宵迎灯活动。
花灯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材、扎制骨架、制作苎麻绳、凿纸、成型等多道工序。
当天,小记者一走进上王村的文化礼堂,除了被眼前色彩斑斓的花灯吸引外,还不时驻足在两位老人身边,他们正在制作花灯的骨架,几根杠竹在老人的手里通过苎麻绳的绑扎,慢慢形成了花灯的骨架。“爷爷,您做花灯做了几年了?”小记者莫怡凡开始了有模有样的采访。“我六七岁就会做了,很多年喽!”老人回答道。
对于小记者们来说,扎制骨架、凿纸这些工序技术含量太高。于是,上王村的村干部和王氏大花灯传承人为小记者准备好了骨架和凿好的纸,让他们把纸糊在骨架上,做一盏完整的花灯。
虽然交给小记者的活是最简单的,但还是有不少技巧。“要先在骨架上涂匀胶水,纸要从上往下糊,先糊白色的纸,然后是彩纸……”王安平一边跟小记者讲解,一边手把手进行指导。一个多小时后,一盏盏漂亮的大花灯在小记者的巧手下诞生了。
“这是非常特别的花灯,元宵节拎出去肯定特别拉轰。”小记者郑曦对自己做的花灯爱不释手,恨不得多做几盏带回去跟好朋友分享。连平时超级不爱做手工的几个男生也爱上了这项手艺活,给自己“出品”的花灯打了90分。
王安平告诉小记者们,想要做好花灯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坚持。“像凿纸这门手艺就需要不停地练习,所以,想要学好这门技艺,要耐得住枯燥,吃得起苦头。”
小记者先在骨架上糊上一层白纸。
王安平手把手教小记者糊纸。
贴完凿纸,花灯就做好了。
小记者和部分王氏花灯传承人合影。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