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王言至科鸾世系考


三槐堂王言至科鸾世系考
王诚汉
王永支,据王庸敬著《琅邪王氏通谱》卷八记载,自河南开封迁居安徽舒州,为舒州一派,据不完全统计王永支后裔有进士11名,九品以上官员44名。永四世孙玘全族徙居江都(今杨州)。四世孙珪,宋庆历二年(1042年)举壬午科杨寘榜进士。《宋史·宰辅表二》载:王珪任宋神宗朝宰相(辅)十六年(王旦任正宰十二年,王珪任正宰十一年),是北宋时期继王旦后的三槐王氏第二位宰相。宋庆历元年(1041年),永八世孙居正,仕宋仁宗朝参知政事(副宰相)《宰辅表二》,其弟居修,居厚同朝为官(见《宋史·列传卷第一百四十》。王珪六子,前五子后裔均居住在安徽舒州,幼子仲山宗 避居靖康(今广东东莞)。珪二弟琪,进士出身,历官两浙淮南转运使,盐铁判官,户部院知制诰,龙图阁待制知润州,加枢密直学士,历知邓州、扬州、杭州,入判太常,以礼部侍郎致仕(见宋史本传)。王永幼子景珉,其孙埜,由成都徙居扬州之江都,是为一个大族。至此,王言幼子王永一支主要居住地为安徽舒州,江苏扬州,福建闽中及今南京和广州东莞等地。
二、王言次子永至科鸾世系图
1代 2代 3代 4代 5代 6代
王言↣ 永↣ 景图↣ 贽↣ 准↣ 珪
7代 8代 9代 10代 11代 12代
仲修↣知杰↣文亮↣贵↣ 国琇↣科鸾
三、王言次子永至科鸾传记
第一代 言
王言,(869—930年)生活于唐朝后期到五代时期,曾做过滑州黎阳县令,在五代史书上无专传。根据 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所藏的《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兵部侍郞晋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记略》载:王乾之父名王言。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山东大名 莘县,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二年(908年)举进士,在《旧五代史卷二十二·列传卷第十二·梁书二十二·牛存节传》中载王言军职“三年(894年)夏太祖东讨 郓州, 存节领军大破乐亭, 扼其要路, 都指挥使……存节密与都将王言谋, 入郓(今山东郓城)垒, 十二月, 存节迁王言夜伏勇士于西北, 以船踰濠, 举梯登陴, 既而王言不克而入。存节独率伏军负梯撞破其西壅城”。其后王言军旅无名, 从其文职, 累官至滑州(今河南 滑县)黎阳令。在《宗谱》中记载为:“其先为太原人,家大名莘亭,生唐懿宗咸通十年已丑(869年),仕唐为滑州黎阳令。卒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930年),年六十二。合葬山东东昌府莘县城东北二里群贤堡。”在《通谱》记载为:“言、……字如纶。唐滑州黎阳令,宋天禧初以曾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许国公。配姚氏,追封鲁国夫人。子二:彻、永”。
第二代 永
永字伯龄(912—987年),生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壬申十月初八日,苦志力学,举明经,任西畿令。宋太祖时从蜀王昶归朝,徙居舒州,授右补阕,迁起居舍人,寻拜光禄卿。卒于雍煕四年(987年)丁亥三月十一日,年七十六。葬江南潜山县王家坦。为舒州派。舒州即今安徽潜山县治。(注:后元至正年间改为潜山县)”,生二子 :景图、景珉。
第三代 景图
景图,宋太平兴国初举进士,历官太仆少卿,累赠光禄大夫,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荣国公。生子:贽
第四代 贽
贽,字方贽,宋登进士,历任侍御史三司判官,迁右司谏。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以祠部郎中知会稽郡,移福建路转运使,赠光禄大夫,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魏国公。生六子:皋、覃、准、巩、罕、泽。
第五代 准
王准,宋登进士,擢秘书阁校理,三迁司盐铁判官。赠光禄大夫,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汉国公。 配薛氏,三子:珪、瓘、琪。
第六代 珪
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祖籍河南开封人。后迁成都华阳,再徙安徽舒州。珪小少奇警,出语惊人。从兄琪读其所赋,曰此弟有千里之志向也。宋庆历二年(1042年)杨寘榜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进知制诰,权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母忧除丧,复为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在位加端明殿学士,神宗即位迁学士承旨,典内外制。熙宁三年(1070年)以礼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九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元丰五年(1082年)正三省官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越年,宋哲宗进珪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卒,享年六十七,特辍朝五日,赠锦帛五千,赠太师,谥曰文恭,赐寿昌甲第一匾。珪以文学进,朝廷大典策多出其手。自参知政事至宰相凡十六年。李清臣撰其神道碑。著有《华阳集》问世。(见宋史本传)和《宋史•列传卷第七十一》王珪传。娶郑氏,封囗国夫人,生五子仲修、仲端、仲山、仲嶷、仲煜。三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次适权太常博士邱籲,三适同中书门外平章事郑居中。
第七代 仲修
仲修(生卒年字号不详),字敏甫,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攻媿集》卷七五《跋王岐公端午帖子》)。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以谒告淮南行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元佑二年,勒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其父王珪因议建储事,坐追贬万安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1110年),仲修为诉冤曲,乃尽复故官赠谥。仲修着有《宫词》一百首,辞藻华美,收入宋刻本《四家宫词》。《全宋诗》卷八七六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二五二八收其文一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八○、《宋诗纪事》卷二九仲修。子三:晏、晟、知杰。
第八代 知杰
知杰,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由进士知成都尹,升江西参政。遭兵变乱,落藉于南昌府南昌县骆家湾三角堰,享年73岁。生子:文亮。
第九代 文亮
文亮,生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官籍江西,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但叠遭燹。娶妻黄氏。生子二:富、贵。
第十代 贵
王贵,生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连捷成名,任浙江、淮安布政使。生子三:国珑、国琥、国琇。
第十一代 国琇
国琇,生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连捷成名任浙江、淮安布政吏,落籍于淮安四十年,卒于1294年,享年69岁。生二子:科鸾、科凤
第十二代 科鸾
(略)
注:参考文献: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谱编委王福华的相关文章、监利县新桥宗亲世旺主编的《新桥王氏宗谱》、监利《新观王氏宗谱》(首卷)等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